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昌邑市以“党员家庭”为基础打造红色“法治家庭”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按照惯例,在支部生活日开始之前,我们先进行学法讲座,今天咱村的法律顾问给咱讲解《民法典》……”9月18日,在昌邑市围子街道孙斜村召开的支部生活日上,党员干部带头学习起了法律。不仅如此,孙斜村还开办了村级“百姓讲堂”,定期举办法治、科技、文化各类讲座,将“知识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
据孙斜村党支部书记孙连伟介绍,该村前不久与山东倡义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签约结对共建,“山东倡义律师事务所成为我村的法律顾问单位,为我村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三资’合同、民主选举、法治体检等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专业法律意见,还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
在昌邑市的各个村庄,这样的镜头成为常态,村里的党员带头学法成为党员干部的“共识”。今年4月份,昌邑市承接了省家庭“全生命周期”法治行为实践养成工作试点,将法治创建的工作触角延伸到了家庭这一“最小单元”。
为此,昌邑市启动“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以党建为引领,全市党员率先学法守法用法,争当“法律明白人”,党员家庭率先争创“红色法治家庭”,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法治旗帜,让每个党员家庭都成为一个法治堡垒。
据昌邑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督察科科长王治波介绍,为切实将法治送到每个家庭,昌邑市创新“党建+”法治模式,落实法治“网格化”管理。为更好地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昌邑市法治“网格”按照姓氏家族进行划分,本姓党员担任姓氏家族的“普法员”,党员家庭率先争创“法治家庭”,争挂“法治家庭”牌,在基层农村形成了“同姓比着争,异姓赛着跑”的良好局面。
作为家族的“普法员”,党员定期征求家族成员的普法需求,并且结合一段时间内家族内发生的法律事件,梳理家族的法治需求,上报给村(社区)法律顾问,村(社区)法律顾问根据家族的需求,开展“订单式”普法,特别是对于发生法律纠纷的家族,村(社区)法律顾问以家族纠纷说起,以案释法,以家族事教育家族人,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提高创建‘法治家庭’的积极性,我们市采取‘差额竞争’的方法评选各村(社区)‘法治家庭示范户’。比如,一个村里有4个法治‘网格’,但是只给予3个‘网格’示范户名额,进而掀起了‘网格’之间争创‘法治家庭’的良性竞赛。”王治波说。
此外,昌邑市还启动“家族法治基因挖掘工程”,挖掘整理家族“法治历程”,收集家族“法治记忆”,既将家族历史上的法治人物和法治故事“挖”出来,也将新时代家族的法治模范和法治事件“推”出去。目前,昌邑市各村村志有50%设立了法治章节,有40多个村在村史馆内增添了法治元素。(记 者 都镇强 通讯员 王鲁兵 于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