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4个乡镇整域成立服务型合作联社 党建引领合作社“抱团”发展

2020-12-28 16:33: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合作联社打算春节前举办分红大会,15个村都有份儿。这样一来,全镇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都超过了20万元,到时候你们一定再来镇上看看。”12月15日,夏津县郑保屯镇党委书记王冬对记者说。

  郑保屯镇地处德州最西端,因拥有羊绒和汽摩配件加工产业,多年来邢庄村等少数几个村的集体收入远超其他村庄。但如何缩小差距,让所有的村庄都富起来,是一桩难事。近两年,夏津县走出“就村抓村”,着眼乡镇党委“龙头”建设,抓乡促村、区域统筹、整体推进,建设区域党建联合体,郑保屯镇成为首批试点乡镇之一。

  “党建引领,跨村抱团,打破单一作战。”王冬指着15个村的村集体收入来源和闲置土地明细告诉记者,“输血过后,要实现造血。只能化零为整,龙头带动。”2019年底,在郑保屯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15个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成立了郑保屯镇产业联合社,由杨西村党支部书记杨殿祥担任联合社理事长。“各村有地出地、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建立共享资源清单。”杨殿祥说。在八屯村,一个投资1500万元、占地60亩的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即将完工。郑保屯镇产业联合社已与新希望六和集团签订了5年租赁合同,年租金240万元,是15个村庄分红的来源之一。

  这种合作方式对企业来说鲜有先例,以往新希望六和集团多是通过农户代养或租地自建养殖场。王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6年可回本,之后租金每一分钱都是纯赚。而且与国家级龙头企业合作,降低了风险。”建设资金来源是关键,该项目资金由多方筹集,除去省里乡村振兴服务队帮扶资金500万元,镇、村政策资金300万元,剩下的缺口各村引导村中能人入股,筹集社会资本400万元,联合社向银行贷款300万元。

  如何避免村干部“坐等分红”,出现懒政、怠政现象呢?镇里拿出了一套激励考核办法。“要让分红产生效益,以村为单位制定最低3万元的增收目标,如果年底完成目标基数,会把收益分到各村,用于村级发展。如果没有完成,收益将收回,继续用于造血。”王冬介绍说。

  过去有一段时间,东李官屯镇33个村的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来源。今年4月,经过镇党委、政府引导,在33个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基础上,他们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联合社,开启了“大田托管”之路。东李官屯镇镇长张丕智介绍,为赢得群众信任,联合社先从农资统购上发力,争取到金融部门惠农贷款300万元。“价格便宜,比群众自己单买要实惠不少。”通过农资统购打开局面后,联合社又整合农机资源,农户享受统一的耕、种、管、防、收等托管服务,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截至目前,联合社入社土地已达2.66万亩,去除运营成本,集体增收120余万元,为群众节约成本200余万元。

  夏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天民介绍,县委出台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九大措施,鼓励乡镇区域统筹、连片开发,目前全县有4个乡镇整域成立服务型合作联社,引导村村合作、村企合作,抱团发展。(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邓美平)

责任编辑:付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