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首图 > 正文

天姥古驿新貌

2019-10-25 08:53: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天姥古驿新貌

  这是位于天姥山脚下的班竹村(10月24日无人机拍摄)。 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班竹村位于天姥山脚下,被称为“天姥门户”,曾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驿站。近年来,班竹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村“人人参股、户户分红”,将整个村庄打造为旅游综合体,今年以来班竹村旅游收入已超过800万元。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天姥古驿新貌

  10月24日无人机拍摄的班竹村。 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班竹村位于天姥山脚下,被称为“天姥门户”,曾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驿站。近年来,班竹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村“人人参股、户户分红”,将整个村庄打造为旅游综合体,今年以来班竹村旅游收入已超过800万元。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天姥古驿新貌

  10月24日,班竹村一名老人挑货走在村内的道路上。 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班竹村位于天姥山脚下,被称为“天姥门户”,曾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驿站。近年来,班竹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村“人人参股、户户分红”,将整个村庄打造为旅游综合体,今年以来班竹村旅游收入已超过800万元。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天姥古驿新貌

  这是班竹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章家祠堂(10月24日摄)。 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班竹村位于天姥山脚下,被称为“天姥门户”,曾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驿站。近年来,班竹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村“人人参股、户户分红”,将整个村庄打造为旅游综合体,今年以来班竹村旅游收入已超过800万元。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天姥古驿新貌

  10月24日,一名工人在对班竹村新建的旅游设施进行外部装修。 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班竹村位于天姥山脚下,被称为“天姥门户”,曾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驿站。近年来,班竹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村“人人参股、户户分红”,将整个村庄打造为旅游综合体,今年以来班竹村旅游收入已超过800万元。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天姥古驿新貌

  10月24日,班竹村村民王彩妃(前)站在自家的特色小吃摊前。王彩妃曾在县城打工,村里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回家开了个小吃摊,收入比以前大大增加。 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班竹村位于天姥山脚下,被称为“天姥门户”,曾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驿站。近年来,班竹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村“人人参股、户户分红”,将整个村庄打造为旅游综合体,今年以来班竹村旅游收入已超过800万元。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责任编辑:王丽雪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旅游参股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