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首图 > 正文

我国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钻取百米湖芯

2020-07-22 09:56: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我国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钻取百米湖芯

7月21日,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套管稳定系统钻取湖芯。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新华社拉萨7月21日电(记者田金文)21日15时,中科院“丝路环境”先导专项和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团队利用搭建好的水上钻探平台,在西藏纳木错中心湖区水深95米的地方成功钻取长100.63米的湖芯,总取芯率达到98%。这是我国首次在西藏高原高海拔深水大湖获取超过100米长的湖芯,实现了在深水湖泊采样方面的突破。

  湖芯是指湖泊沉积物,是从气体或水体中自然沉降到湖底并堆积起来的物质,其中的一些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和气候条件。地处青藏高原腹心地带的纳木错湖面海拔4730米,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包括长江、怒江、色林错、纳木错在内的“两江两湖”区域重要的科考基地。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站站长王君波说:“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我们以纳木错、色林错等深水大湖为基础,开展湖泊调查和相关研究,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湖泊现状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介绍,此次钻取湖芯是我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完全依靠自主设计的采样平台、套管稳定系统和钻探系统取得的,对我国湖泊钻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专家预计,获取的湖芯样本可以分析过去15万年以来青藏高原中部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

  在过去15年观测研究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联合德国、英国和美国等7个国家的12位科学家共同申请的纳木错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项目于2020年6月获批,该项目计划在纳木错钻取5个点位共计2250米长的沉积物,用于研究过去一百万年以来的气候环境状况。此次成功钻取100米以上的湖芯,不但提高我国湖泊钻探及研究水平,也将对ICDP钻探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我国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钻取百米湖芯

7月21日,科研人员在对湖芯样本进行编号记录。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我国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钻取百米湖芯

纳木错中心湖区的水上钻探平台(7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责任编辑:张佳伟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湖泊湖芯采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