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味|“椒”傲! 陕西恒口“红果果”映红致富路
编前语: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当前,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做好“土特产”文章,根在水土、在农民、在文化,其中蕴含着乡村产业振兴的美好图景。
新华网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乡味》,记录各地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鲜活故事,呈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海报制图 新华网 杨喜龙
初秋时节,在陕西省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近5000亩花椒已成熟进入采摘期。刘丽 摄
初秋时节,在陕西省安康市恒口示范区,一棵棵缀满果实的花椒树遍布山岭,微风拂过,椒香扑面而来。这里的近5000亩花椒已成熟进入采摘期,三三两两的村民忙碌在蔚然成林的花椒树下,收获属于他们辛劳一年的喜悦。摘下一颗绿中缀红的果实,轻轻含在口中,顿觉“麻”上了舌尖,瞬间就能品尝到丰收的味道。
“我们这里雨水充沛,土壤富含硒元素,种植的花椒也是富硒产品。我们改良了花椒种植工艺,出产的花椒香气足,品质上乘,畅销省内外。”梦林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熊康功说。
2017年,位于恒口示范区的梦林现代农业园区初建成时,便引进种植韩城大红袍花椒苗2000余亩。近年来,园区依托花椒优势产业,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主线,在花椒种植、花椒产业加工、创立品牌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提高花椒产业效益,壮大“花椒经济”。
“采摘、晾晒、烘干、分选、除尘……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严把质量关。”熊康功说,为了保证花椒品质,园区购置了智能温控花椒烘干机,对花椒进行自动脱粒、圆筛和流筛,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约了成本。同时,通过将花椒烘干出售,也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在政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消费帮扶的基础上,园区通过流转村民土地,线上、线下与多家企业、商超对接的方式,与当地村民签订农业订单,实行订单种植、订单收购,稳定花椒销售渠道和椒农增收路子,让椒农吃下了“定心丸”。
肖光秀在梦林现代农业园区采摘花椒。叶妍妍 摄
在谢牌沟村的地头,70岁的肖光秀手持硕果累累的枝条,小心翼翼地把摘下来的花椒放进篮子里。她和村里的椒农们一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抢抓晴好天气,竞相比拼采摘让他们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我在园区打工,已经连续4年了。40多天的采摘季,我每天摘花椒有近150元的收入,需要的话可以现结。我家就在附近,中午还给我管一顿午饭。”肖光秀说,家里3亩多土地全部流转给园区种花椒,每年采摘季以外的时间,她在园区还负责除草、施肥的工作,一年下来有1万多元的收入。
“我们在这儿干活收入有保障,感觉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肖光秀笑着说。
村民分拣采摘的花椒。刘明 摄
目前,梦林现代农业园区将花椒烘干、筛选,精装成礼盒对外销售,属于初加工产品。“2024年,园区将开建花椒深加工厂房,生产花椒油、花椒芽菜酱等深加工产品。”熊康功说。
“在我们园区,特别设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试验基地,依托他们的科研成果,帮我们研发了花椒鞋垫等延伸产品。”熊康功说,下一步,园区将以小农户为单位,发展庭院经济,带动周边的留守妇女增收致富。
据了解,近年来,恒口示范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紧紧围绕“4+2”产业链发展思路,成功创建50个省、市、区三级各类型农业园区和64家家庭农场,成立319家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
村民在梦林现代农业园区采摘花椒。熊涛 无人机航拍
“恒口示范区累计带动8500余户群众实现就业。其中,3900余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群众年增收超过3万多元。”恒口示范区巩固衔接办主任谢黎说,下一步,将以创建3A级农旅融合景区为目标,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将更多的群众嵌入到产业链中,实现稳定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恒口的花椒熟了,当地群众搭上产业致富的便车,挣钱的路子越来越宽,腰包鼓了,不仅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充满着对乡村振兴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杨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