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青岛 | 烟台 | 潍坊 | 泰安 | 临沂 | 聊城 | 菏泽 | 济宁 | 枣庄 | 淄博 | 德州 | 滨州 | 东营 | 莱芜 | 日照
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实施的湖滨退化草原修复项目(6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
眼下,在位于陕西神木市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近5000巢遗鸥进入孵化和育雏期,大批新生的遗鸥雏鸟陆续破壳而出。曾经的红碱淖,因上游来水减少,水域面积不断缩小,水质变差,水鸟不断减少。近年来,通过加强科学保护、增加入湖水量、推进生态修复等措施,红碱淖重新焕发出生机,成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遗鸥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