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对话·大运河丨单霁翔:大运河申遗10周年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
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到大运河文化带再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过去十年,申遗成功成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起点。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是大运河申遗、保护与传承的见证者,曾多次参与撰写全国政协提案,呼吁保护大运河相关文化遗产。在他看来,对大运河的保护历程,正是人们对于文物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步的体现。和保护大运河一样,今天,我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不破坏的保护上,更要继续保护、传承、利用好它们的价值,让它们进入到现实生活中,成为经济社会的积极力量,惠及每一个普通人。
历时8年8个省市联手缔造的成功
大运河是一个大跨度的整体联线型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条河流,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8个省市,包含27段河道和58处遗址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
2006年6月,大运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如果从2006年国家做出大运河申遗的决定算起,到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申遗总共经过了8年准备。但根据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回忆,大运河申遗背后的努力实际上开始得更早。
“我个人开始关注大运河及其沿线文化遗产始于2003年。当时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涉及大运河和遗产的保护问题,国家文物局开展了包括大运河在内的文物资源调查。2003年的全国政协会议,我写了一份《关于在南水北调工程中重视文物保护的建议案》,建议要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注重保护包括大运河在内的文化遗产,这是全国政协在大运河保护方面最早的提案。”
2003年、2004年、2005年国家文物局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运河全程调研,包括单霁翔在内的一些政协委员写了许多提案,都对后来开展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尽管并非第一次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但大运河申遗时面临的挑战却是前所未有的。在单霁翔看来,大运河申遗的8年准备时间里,最难的一项工作是协调。“因为它需要8个省的35座城市齐心协力,并且步调一致地向前推进。同时申遗还涉及到很多跟大运河的保护密切相关的部委,所以不仅要协调各个地区,还要协调各个部门。”
单霁翔把大运河申遗成功称为“梦想成真的时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意味着大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为保护这些珍贵遗产几代人付出的艰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际专业咨询机构的一致认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创了历史新篇。”
“后申遗时代”我们如何保护大运河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申遗成功并不是大运河保护的终点,而是进一步保护行动的开始。但怎样进一步保护却成为了“后申遗时代”最先横亘在所有人眼前的难题。
解题的首要技巧是理念的转变。在单霁翔看来,“大运河申遗成功给中国文化遗产带来了许多启发和经验。”同长城、故宫等“静态的文化遗产”不同,大运河是线性的、活态的、流动的、在用的文化遗产,因而,注重保护活态的历史街区、村落民居、江南水乡,关注人们生活其中的传统民居、工业遗产、老字号遗产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保护文化和自然共同形成的文化景观、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成为了大运河保护的应有之义。
国家文物局专家库成员、大运河申遗文本总负责人张谨在采访中提到,“大运河刚申遗成功的时候,我们都是比较忧虑的,像这么一个庞大的跨越8个省市的遗产,它的保护管理可能会面临很大的难题。但是特别令人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并且随之大运河成为了国家文化公园,一下子让‘后申遗时代大运河应该怎么办’呈现了一个非常崭新的面貌。”
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打造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和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三大功能,同年12月,《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提及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化体验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认为,中国对大运河的保护承诺令人钦佩,诸如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举措,不仅使这条古老的水道焕发了新的生机,更为其他国家保护其文化地标树立了典范。
从“保起来”到“美起来”到“活起来”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一路见证了申遗工作的单霁翔感受最深的就是“转变”。
很多运河流经的城市发生了转变。北京的通州大运河,过去曾几近干涸,如今已经成功通航。扬州的大运河畔,建起了遗址公园和大运河博物馆,博物馆前“三湾抵一坝”的景观,从平常的河道景象,变身为文化气息突出的人文胜景。
人们对大运河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很多城市的普通民众现在一提起大运河,都知道大运河是家乡的骄傲,是生活中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内容。不少城市把穿越其间的运河作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力量,认为它是城市的一张金名片,要保护好它,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城市的文化价值。
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也发生了转变。“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三个目标:第一是让文化遗产拥有尊严;第二是让文化遗址不要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而是要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第三就是要惠及当地人们的现实生活。20年前我们在提出抢救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时候,当时提出的口号叫‘保起来’,就是保护起来。10年前我们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目标是让它‘美起来’建造成美丽的地方,要让大遗址像公园般的美丽。今年是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十周年,我们的口号是让它‘活起来’,就是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就会从中受益。”
从“保起来”到“美起来”再到“活起来”,单霁翔期待着下一个十年,大运河的价值继续得到保护,并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一条绿色飘带,为人们提供更多人居环境的支撑。
本项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