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 | 如果我写贵州……

2025-03-22 23:10:04 来源:cctv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黔贵之美  美在青绿

  千山堆绣  百川织锦

  多彩民族  万种风情

  古寨村落  气象日新

  有人发现

  把“贵州”的“贵”字拆开

  就成了“中国的一个宝贝”

  《中国电视报》

  “如果我写家乡”主题征文的作者们

  邀请你一起走进

  这个“宝藏家乡”——贵州

  

  如果我写家乡,要写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景有远方。

  黔山逶迤,贵水多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着各种令人惊叹的杰作。

  抓住机遇,先行先试。勤劳的人们破局立新,闯出一片开阔天地。

文化中国行 | 如果我写贵州……

  黄果树的飞瀑,凌空飞流而下

  于青山绿水间气势如虹

  美丽的梵净山,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

  在云雾缭绕间碧色连天

  荔波小七孔,碧波荡漾

  古桥流水,韵味悠长

  阿西里西的云端之上

  使人心旷神怡

  世界之最的杜鹃花海

  为地球画上一条美丽不可方物的彩带

  遵义会议会址,红色基因刻进血脉

  精神财富代代相传

文化中国行 | 如果我写贵州……

  苗寨的灯火,宛如星空之城

  侗家的飞歌,唱响天籁之音

  多彩的文化

  书写着这片土地上的不朽神话

  北盘江大桥,跨峡谷穿云海

  花江峡谷大桥,“横竖都是第一”

  “向云端”的壮美画卷

  让这里有了“桥梁博物馆”的美誉

  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

  彰显数字化时代的魅力

  平塘天眼,“窥视天机”

文化中国行 | 如果我写贵州……

  这个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

  于千沟万壑间

  平地起惊雷

  从偏居一隅

  到西南要塞

  从地无三尺平

  到遍地是金银

  冉冉升起的黔中大地

  正以独特的语言

  向世界述说着她的神奇话语

  ——贵州读者 罗文艺

  2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青峰叠嶂,绿水悠悠,魂牵梦绕,只此青绿。

  “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美丽贵州的鲜明底色。

文化中国行 | 如果我写贵州……

  走入贵州,恍然在一片桃源中一般,远处影影绰绰,云雾缭绕的青山仿佛被水墨晕染开似的,漫入人们视线的最边缘。稍近一些,仍是青山。延绵不绝几千里的,苍翠的山啊!谷中清幽的烟霞泛着微紫,山上树梢的百鸟歌声动听。一切的一切,在看到那青山的一瞬全在脑海中浮现,果真是心旷神怡,令人难忘。再近些,盘山公路像一条腰带缠在贵州的山上,展现着新时代的发展。奔驰的汽车,像腰带上的宝石,镶着点滴的进步与突破。最近处,便是炊烟袅袅的千户人家,白色红色的瓦房,有的已装上了智能锁。在这里,自然与都市并存,科技与原生并存,这是最美的家乡。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张恒熠

文化中国行 | 如果我写贵州……

  贵州的田野间,瓜果飘香谷满仓。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遵义的辣椒,色泽鲜艳,辣味醇厚,是贵州美食不可或缺的调料。从江的香禾糯,颗粒饱满,香气扑鼻,承载着古老的农耕文化。还有那漫山遍野的猕猴桃、蓝莓等水果,让人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华北科技学院学生 覃显宇

  3

  你知道吗?热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宝莲盛开”一段空灵圣洁的配乐,正是来自非遗瑰宝“侗族大歌”。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春到黔东南,无处不飞歌,在贵州这个民族文化的百花园里,还有更多的春光灿烂、欣欣向荣……

  贵州是一片多民族共融的乐土。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在这里共同编织着多彩的文化图谱。每当节日来临,无论是苗族的“姊妹节”,还是侗族的“大歌节”,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喜悦与热情,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之中。他们勤劳善良,淳朴厚道,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仿佛能化解世间一切忧愁。

  ——杭州市余杭中学学生 宋言飞

  4

  贵州孕育了多元丰富的饮食文化,在这里,美食如同一场酸辣鲜香的交响乐,无论你是喜欢酸味的食客,还是无辣不欢的行家,在贵州这片美食沃土上,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头好”。

文化中国行 | 如果我写贵州……

  如果我写家乡,我要写她诱人的珍馐美食。早餐,来一碗苦荞稀饭搭配威宁小粑粑,或玲珑剔透、咸香弹牙的贵阳手捏糯米粉......开启一天好心情,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午餐,牛羊肉粉必不可少,偶尔换换口味,脆哨、蹄花、肠旺等随意切换,天热时还可以来一碗冰粉、凉糕、裹卷等消消暑热;至于下午茶,发糕、洋芋粑、烤土豆、饵块、手工汤圆等更适合贵州胃;晚餐就更不在话下了,各县市的烙锅、烤鱼用香味吸引着顾客,豆豉火锅、豆米火锅、全牛火锅、苗岭酸菜鱼等为你褪去一天的疲惫,而家中那一碗酸汤、必不可少的洋芋让你回归家庭的温暖。

  ——贵州读者 苏静

  5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500多年前,王阳明面对黔道之艰,发出这样的叹息。山,对于贵州而言,是上天的馈赠,也是发展的羁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崇山峻岭之间,交通从来都不仅仅是一条路的延伸,从艰难的出行到便捷的通达,是贵州人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之姿作出的回答。

文化中国行 | 如果我写贵州……

  还记得大概十年前,在政府的支持下,通往我们村寨的马路动工时的场景。当时,得知这个消息,我父亲非常激动,他说他要亲自监工。这条进寨路规划的宽度是4.5米。尽管他不识文化,却采用最传统的办法,用尺子一寸一寸地量,确保这条路能够保质保量地修完。

  他还跟我和大哥提及,想等马路通了后,让我们买辆车开回去。

  遗憾的是,等这条马路真的开通的时候,父亲却病倒了。2018年,他因病离世,最终也没有等到我们两兄弟把车开回家的那天。这不仅是他的遗憾,也成为我们心中最大的憾事之一。

  这几年,随着作为总台记者走遍贵州千山万水,我采访了很多关于基层干部带领群众修桥修路的事迹后,慢慢开始释怀。其实父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和贵州千千万万的基层共产党员一样,默默为改善家乡交通基础设施贡献了一生。

  ——总台贵州总站记者 苟顺庭

  6

  在贵州,古老的山水间正绽放出崭新的光彩。

  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业旺民丰好时光。

文化中国行 | 如果我写贵州……

  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承载着苗乡人崭新的梦想奔向远方。在新时代的新风暖雨里,家乡蝶变生彩,风华日新:银行营业网点、农家超市、电商服务站、地毯厂建在了村寨里;寨改、路改、水改、电改、厨改等项目实施,让家乡变新了、美了;中药材、油茶、稻田养鱼等扶贫产业,惠及家家户户;重建的几座风雨桥,重檐楼阁,飞彩流丹,巍峨耸立,把苗乡托举得气象非凡;山寨里走出了两百多名大学生,走出了留学生、博士、教授,走出了农技专家、科技翻译援外专家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等,山村儿女走出大山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贵州读者 杨秀庭

  这里,

  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这里,

  触得到文化,留得住情怀。

  乡村振兴,数智赋能。

  古韵新声,无限可能。

  还等什么?快来!

  跨越山海,一路向“黔”!

  文章来源:中国电视报

责任编辑:韩黟瞳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