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大学“夜间断网”,真的是为学生好?

2024-05-26 07:05:59 来源:新京报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又有大学因“夜间断网”,引发舆论关注。

  据报道,针对“校园网夜间12点断网”的问题,安徽农业大学在近日作出的《信息化服务高频问题回复》中称,这一举措是从学校整体管理和学生健康的角度出发,过度使用网络会影响学生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效率。

  回复还表示,断网也可以更好地维护宿舍秩序,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考虑到周末及节假日等特殊时期,目前信息化办公室正在调研,后续根据学生反映情况进一步调整。

  校园网夜间断网,并非安徽农业大学一校的做法,而高校实行这一措施的理由也都差不多,就是为了避免学生熬夜上网,保障学生的睡眠,维护宿舍秩序。甚至还有不少高校为此实行学生宿舍规定时间统一断电。

  对于断网断电的管理措施,学校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但不少学生并不领情,质疑这样的做法影响学习,也给生活带来了不便。而且,这对于那些“夜猫子”学生,也没有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他们仍然可以购买无限流量包上网打游戏、刷短视频、追剧。

  实际上,对大学生进行统一的断电断网管理,是“家长式”管理方式,也是“免责式”管理方式。表面看,这能让学生保持作息规律,也能减少舍友间因作息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冲突。但是,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大学生住集体宿舍,接受寄宿教育,学校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用,要减少统一管理措施,多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

  对于大学采取的晚间断网措施,管理学生的作息时间,一些学校辩称是不得已,而不少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也认为,当前的大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就应该管起来。

  可以说,宿舍晚间断网,与禁止课堂使用手机一样,都是近年来大学对大学生采取的高中化管理措施。其现实根源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自主管理能力,沉迷网络、游戏。如据调查,被大学退学的学生,九成都与沉迷网络、游戏有关,不少家长也因此质疑大学没有尽到教育、管理职责。

  然而,夜间断网也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真正沉迷网络、游戏的同学,不用校园网也会想办法上网。因此,这一断网措施,最多是让学校“免责”而已。这无疑也是对学生沉迷网络、游戏问题的简单化处理。

  要让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而不是沉迷网络、游戏,学校更需要做的是加强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包括为大学生配备学业导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做好大学学业发展规划。

  事实上,不少世界一流大学,都是提供全天候网络服务的。不但如此,这些大学还有通宵实验室、通宵图书馆,服务于有不同学习、研究需要的学生,充分发挥寄宿制教育的优势。

  因此,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网络服务,而在于大学生没有明确的校园学习生活规划。这就需要让大学生的学习、研究任务忙起来,也要求每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能全力投入教学。

  与此同时,要在宿舍管理中强调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刻意培养其独立性和责任心,而非简单“断网免责”。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已经成人的大学生,真正学会时间管理,对自己的学业发展、身体健康负责。

责任编辑:李海婧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