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首页 > 2014专题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新闻聚焦 > 正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03-19 21:11:00 来源:国际商报 网友评论 0 进入论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塑魂工程”。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不仅承担着创造社会财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惠民利民的责任,而且承担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层次”

  价值观是由多种价值观因子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很难改变,同样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我们企业的整个机体中去,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心,在融入过程中要立足“三个层次”。

  一是立足引领员工个人价值。个人价值观是员工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因子融入到员工的价值取向当中,使之成为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

  二是立足影响群体价值观。企业中大多存在着非正式群体和组织,他们多以亲情、爱好、情感或利益等因素聚合,其中的价值观,虽不是明文规定,但会影响个人和组织的行为,是企业文化的直接反映。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正视非正式群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其行为特点,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来影响这些群体和非正式组织,善于把企业内部不同群体的目标和价值观融入到企业整体目标和价值观之中。

  三是立足形成整体价值观。企业整体价值观具有统领作用,建立在员工对外部环境和反应态度的基础之上。企业在经济社会交往过程中,与政府、社会、供应商、竞争对手、顾客的态度,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这些过程中起到统领作用,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四个价值取向”

  国有企业建立企业价值观,应该统筹国家、社会、企业和员工个人的价值观。要在确定企业利润水平的同时,把员工、企业、社会和国家的利益统筹起来,不能失之偏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四个价值取向”。

  一是经济价值取向。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和经营共同体,因此,其价值观中必定包含十分明确的“盈利”这一经济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但这绝不意味着优秀企业在经济价值取向上是一种单纯的谋利组织,绝不意味着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在于谋取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作为一个社会器官在社会中存续,它基本的、直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市场,满足顾客需求。

  二是社会价值取向。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国家、社会的一个集团“公民”,因此,在经营活动中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向社会无节制地索取,而应同时着眼于奉献,把增进社会利益、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

  三是道德价值取向。企业道德价值取向主要涉及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员工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企业和合作者之间等重大关系的维持和确立。经营企业如同做人。正直、善良、诚实、讲信用,这些美德不但适于个人,也适于企业。在信息化和知识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没有正直,不能善待他人、亲和顾客,不讲诚信,就无法经营企业。

  四是政治价值取向。企业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生存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伦理道德问题与政治问题紧密相连,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还可能转化为政治问题。国有企业更应具有明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责任感,在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五个坚持”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三个倡导”融入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各领域,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使之真正成为国有企业员工的价值准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要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坚定不移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员工。企业党组织要把统揽全局、把关定向、决策引领、协调保障的作用,体现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转化为了科学决策能力。党员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关键时候要“站的出、冲得上”,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表率。

  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宣传教育,把共同理想与企业发展目标、个人愿望追求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员工团结在企业党组织周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尺”。

  三是坚持培育和弘扬先进企业精神。深化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宣传教育,提升职工爱国情怀,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比如,煤炭行业多年来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群体精神,在当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对内能够构筑员工共同精神家园,对外能够树立企业度危求进的良好形象。

  四是坚持树立“四德”典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和“企业好人”、“凡人善举”等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培育催人奋进的企业精神、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形成见贤思齐的文明风尚,提升员工思想道德素质。

  五是坚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仁义、道德、诚信、厚道、宽容、知恩图报、先天下之忧而忧等等,内容博大精深,按照去伪存真的要求,精心梳理,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也是今天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统领。国有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力军,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奋发有为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承担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

初审编辑:冷雪颖 二审编辑:冷雪颖
关于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