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海建
3月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陈吉宁说,环境污染治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转变那些环境不友好的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的不懈努力,不做旁观者,我们才能加快实现蓝天常在这样一个梦想。(3月7日人民网)
天色再灰,蓝天梦未曾湮灭。上周末的中国舆论场,出现了一轮爆棚的“环保行情”;而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看天”就成了代表委员们口中无须讳言的高频词。
山雨欲来风满楼。环保部把今年定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誓要清理“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等乱象。用陈吉宁的话说,“从工业革命以来,所有的现代化国家不讲体量,只从人口密度和工业化带来的单位土地面积排放量来讲,这是一个环境排污强度,我们现在已经超过历史上最高的两个国家——德国和日本,超过他们2-3倍。”形势如此严峻,矛盾难以回避。无怪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直言,“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环境的改变,制度设计与监督落实是关键。过去三年,中国环境保护投资每年新增1000亿。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环境治理,依然是多省市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这是权力部门的责任,亦是公共利益的驱使。环保执法要“长牙齿”,环境监督要“动刀子”……凡此种种,都不是一部新环保法就能自动解决的事。徒法难以自行。良法善治要兑现为国家的现代治理能力,无非还是两个字,“落实”。当然,这也是最为知易行难的两个字。
落实责任,履行义务。这是国家责任,亦是公民义务。譬如我们说的“碳足迹”,即是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量也会水涨船高。在碳足迹的计算中,公民个人的“耗能”,亦是不可忽视的要素。用陈吉宁的话说,“比如少开车,少放一些烟花,家里少用一些水,节约用水、用电,每个人的贡献就是对治理雾霾的贡献。”
是的,吐槽与抱怨也许能舒缓灰霾压迫的心情,但终于不能擦去爆表的PM2.5里的粉尘。治理环境污染,国家有国家的义务,公民有公民的责任,这是相辅相成又缺一不可的两个层面。一则,任何环境问题或现象的累积,说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公民责任聚沙成塔,对于问题的解决,既可能加速积重难返,也可能实现釜底抽薪。二则,铁腕治污,离不开公共监督的支持与配合。发现污染线索,举报污染案件,监管治污作为,都需要群策群力。一句话,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永远不可能靠“环保部”单兵突围。
环境问题不只是“中国式难题”,它是工业4.0时代的全球议题。该骂的骂、该调侃的调侃,但理念和行动不能被戾气所遮蔽——从告别“环境不友好”的生活方式开始,从爱护身边的环境生态开始,只有人人与环境生死攸关,“天蓝水净空气纯”的记忆,才可能穿越回不远的明天。(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