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15专题 > 习近平访美 > 各方评述 > 正文

专家学者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2015-09-22 14:11 来源:经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为中美双方总结过去、思考今天、规划未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美双方只要守住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筑牢相互尊重的基础,就一定能做好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中,如何推动中美合作共赢收获更多成果,引人关注。本报邀请有关专家对此展开解读。

   

  9月19日,由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走进设计师的世界”设计交流活动在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行,来自美国及国内知名企业与高校的9位设计师就工业设计、交通工具设计及娱乐概念设计等内容,与国内20余所高校近千名设计相关专业学生展开交流和互动。 新华社发

  编者按 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为中美双方总结过去、思考今天、规划未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美双方只要守住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筑牢相互尊重的基础,就一定能做好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中,如何推动中美合作共赢收获更多成果,引人关注。本报邀请有关专家对此展开解读。

  增信释疑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奠定战略基础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徐长银

  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其影响力已远远超出双边关系的范畴,具有丰富的战略意义和内涵。中美关系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全球形势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中美关系发展顺利,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全球之福,反之不仅伤及彼此,也对全球造成负面影响。这正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人们日臻成熟的共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开启的美国之行,是在重要时刻的一次重要访问,在中美关系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必将为中美关系未来的战略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风雨,也少不了磕磕碰碰,但是在双方的努力下,尤其是通过双方高层的交往和对话,使中美两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民间交往日益密切,中美关系克服了种种障碍,其发展方向一直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也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前途展示了更为光明的画卷。

  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中美两国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两国间难免存在矛盾和分歧,随着彼此交往的加深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在16日举行的外交部“蓝厅论坛”上,外交部长王毅在主旨演讲时就特别强调,期待中美双方“在各个层面保持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消除战略疑虑,避免战略误判”。

  这一讲话颇具针对性。就在不久前,美国一些学者和媒体渲染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一些人认为美中关系走到了“临界点”、“转折点”,美国迫切需要反思对华政策,需要重新制定对华“新”战略,需要对华进行“纯遏制”,要求美国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对付中国。

  这些观点归根到底,仍旧是美国一些人的霸权主义思想作怪,也是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一大障碍。当前,美国一些人还抱着“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论不放,认为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必然要挑战守成大国,而守成大国必然要回应挑战,双方面临的威胁多数通过战争来解决。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国力的日益提升,美国一些人越来越认为中国对美国构成了威胁,甚至提出了美中冲突不可避免、美中之间必有一战的武断结论。

  这样的观点在美国舆论界引发激烈的辩论。这其中就有不少有识之士认为,美国应接受世界正在发生变化的现实,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发展,这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6月份发表的一篇文章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避免发生重大军事冲突,这应归功于美国与中国两个大国的和解,这种和解由理查德·尼克松和亨利·基辛格发起,并且得到了此后历届美国政府和中国领导人的促进。如果按照最近一些学者的主张对中国采取对抗措施,东亚将成为另一个冲突地带,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赫芬顿邮报》今年4月刊登一篇文章说,美国政治和商界精英中普遍存在“例外主义”心态,认为美国和西方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越性,美国是世界效仿的典范,并负责制定别人必须遵守的规则。文章说,这是一种陈旧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傲慢观念,人们应该明白,“寻求控制和保持特权是愚蠢的”,美国应该接受世界经济和政治重心将继续东移的现实,寻求建立一套新的机构,成为其中平等的一员,而不是霸主。还有一些美国媒体报道认为,寻求遏制中国将会付出巨大代价,失去对方,美中都无法获得经济上的成功;美国必须承认中国“在国际体系中拥有发言权的合理愿望”。

  在这种杂音萦绕、形势复杂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据报道,习主席此访将与奥巴马总统举行多场会谈,同美国朝野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把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讲清,把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道理说透,把美国担心中美在对待当今国际体系和亚太秩序等问题上发生冲突的“心结”打开。这些活动十分重要。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迫切需要双方对各自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意图进行再确认,对中美日益增长的共同利益进行再确认,对双方承担的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责任进行再确认。正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下旬访美“是至关重要的时间点,有利于中美之间阐明意图、管控分歧”。兰普顿还表示,习近平此次访美,应该为中美关系的战略发展奠定基础,让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能够顺利过渡到下一届政府。

  应当说,美国的主流看法对当前的中美关系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在今年6月23日于华盛顿举行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开幕式上,美国副总统拜登在讲话中表示,美中之间“会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存在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停止携手合作”,中美关系太重要了,“不仅我们要依赖它,世界也要依赖我们共同的成功”。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1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不赞成美国媒体放大美中分歧的做法,不认为美中关系已经到达临界点,美中关系的发展时而合作多一些,时而困难多一些,但两国关系目前仍处于正确的轨道,两国在气候变化、军事交往、双边投资协定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芮效俭还说,两国元首会晤对于双边关系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是扩大合作、管控分歧的有效途径。在南海、网络安全等问题上,芮效俭认为两国元首将借会晤之机尽量消除误解,缓和分歧,并建设性地探索解决之道。他预计,此次“习奥会”将促使双边关系继续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总之,中美关系的发展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只要双方都认识到发展中美关系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认识到中美关系对中美两国乃至对全世界的重要性,两国就有合作发展的可能性和基础。通过合作和对话,就能避免冲突和对抗,为中美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传递“正能量”。我们热切期盼着习主席对美国的访问获得成功。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难离经贸合作“压舱石”

  ——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

  经济日报记者 禹 洋

  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访美,是中美两国领导人自加州“庄园会晤”和北京“瀛台夜话”之后又一次见面,将为中美关系进一步指明方向。就中美关系中举足轻重的经济贸易往来相关问题,《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美经贸关系几十年来的发展?近些年,中美经贸关系与过去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

  陈凤英:总体而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是顺畅的。美国现在是除欧盟之外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也是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即便是在两国关系遭遇风浪的时候,双边贸易增长也没有停滞。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美两国间的经贸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双边贸易吻合度提升,更趋向于“平衡”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在经贸往来方面,中国更多的是依附于美国,需要美国这个巨大的出口市场来支持中国的制造业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明显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旧坚挺、保持稳定增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反而变得更加依赖中国。金融方面,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贸易方面,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大幅增长;投资方面,中国赴美投资金额已经超过美国对华投资,美国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第三大目的地。此外,中国民众在美国购房置业、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游客赴美旅游等,都拉动了美国经济增长。

  记者: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进程中,经贸关系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的背景下,推动中美两国的双边经贸往来,对于拉动中美两国经济增长、提振世界经济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陈凤英:经贸合作对中美双边关系而言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是“压舱石”和“稳定器”。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在经贸合作上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需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贸关系是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如果没有经贸往来,新型大国关系就成了空壳。

  美国和中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代表着发达国家,而中国则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当前,美国经济正在复苏进程中;中国经济虽增速放缓,但依旧保持了7%左右的较快增长。中美两国可以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龙头”,如果中国和美国经济出现问题,世界经济也会跟着“大喘气”。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双边经贸往来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记者: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力量崛起、话语权提升,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出现“再平衡”趋势,中美两国的经贸往来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您如何看待不时露头的中美贸易争端?

  陈凤英:贸易摩擦对双方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应当尽量避免。对于已经产生的贸易摩擦和争端,我们要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双边贸易本来就存在竞争,产生摩擦很正常。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增多,主要是因为双边贸易越做越大。贸易争端和双边贸易量是正相关的,任何国家间的贸易往来都是如此。要清楚地看到,贸易摩擦和争端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合作始终是双边贸易的主流。因此,中美两国相关机构、企业和民众都应“常态化”地对待贸易摩擦,不夸大、不放大,正面对待,合理协调争端。

  对于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再平衡”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并无意挑战美国的全球话语权。但随着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势必会更多地融入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例,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而且有望很快超越排名第四的日元。伦敦、卢森堡等国际金融中心都建立了完善的人民币离岸市场,部分国家已经将人民币列为外汇储备。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贸易的需要。美国应当接受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这一不争的事实。

  此外,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等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和倡议,实际上有诸多共通之处。亚太之大,足以容得下中国和美国。中美双方应开拓新的合作模式,寻求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的共同点和相通点,将现有各项机制“打通”,共同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

  记者:在经贸合作领域,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有哪些亮点?中美双边经贸合作有望取得哪些新进展?

  陈凤英:首先,习主席将在西雅图会见美国工商界人士,企业间合作和地方合作可能是讨论重点。目前,几乎美国所有大型跨国企业在中国都有投资。下一步,中国企业将通过并购、建厂等方式继续扩大赴美投资。去年,奥巴马总统来北京参加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期间宣布,将中美商务旅游多次往返签证有限期延长至10年,为商业往来提供了便利。此次习主席访美,可能也会带去“大礼包”,促进地方合作和企业间合作。

  其次,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可能成为此访的一大亮点。从中国国内近期的动向来看,15日通过的《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有助于负面清单这一管理模式的国内外对接,为BIT谈判打下了国内基础。此外,深化国有企业和重点行业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也是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表态。如果中美能够签署协议或者推进BIT谈判,对中美双向投资,尤其是中国对美投资,将形成极大的推动和保证作用,成为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

  第三,此次习主席访美,可能会较多地谈到中国经济。近期,由于资本市场波动和汇率调整,中国出现股市震荡和汇市不稳,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商业界人士担忧。作为负责任的新兴大国,中国有责任作出解释,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经济情况,让国外各界人士对中国经济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猜测引发对中国经济和对华投资的担忧。

  多层次互动 促中美合作 迈上新台阶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

  经济日报记者 宋博奇

  中美两国之间多层次、多渠道的经贸交流对世界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积极影响。日前,《经济日报》记者就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潜力等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丁一凡

  记者:近年来,中美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请问您怎样理解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

  丁一凡:中美之间不断增长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是保证两国关系发展不会大起大落的重要基础。

  1979年,中美之间的贸易额只有24.5亿美元,到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5500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继加拿大之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美国则是中国继欧盟之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国。

  除去双边贸易领域,投资也越来越成为连接中美关系的重要纽带。截至2014年,中美双方各类投资已经超过12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美国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已遍布美国45个州。

  以2014年为例,到11月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超过6.4万个,实际投入达752.2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四大外资来源地。同时,中国在美国兴办的贸易型和非贸易型公司也呈增长趋势。2014年1至11月,中国企业在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6.4亿美元,同比增长27.1%。截至2014年11月底,中国企业在美累计各类投资超过385亿美元,美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大目的地。

  中国对美投资的迅速增长,为美国经济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为美国经济复苏作出了贡献。王毅外长最近说,未来五年,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将达到2000亿美元,为美国创造了4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美国对华出口将超过5300亿美元,产生超过334万个工作岗位。

  中美之间密切的经贸合作影响到双方民众对对方的认知。比如,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今年6月做了一次美国民众对中国印象的民意调查,67%的美国民众主张对华进行“友好合作和接触”,仅有29%的美国民众主张应“制约”中国崛起。

  记者: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而美国经济则处在回升期,两国之间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必将更加紧密。习近平主席此番访美,有关经贸的话题将成重头戏,请问您怎样看待高层交往对双边经贸关系的推进作用?

  丁一凡:中美在经贸合作方面有许多交流的管道,政府之间还有年度的经济与战略对话,这些政府间的对话管道保证了经贸关系的稳定。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对话对推进中美双方关心的重大议题肯定是有巨大帮助的。比如,中美之间有关双边投资保护的协议已经商谈了很久。习主席访美肯定会与奥巴马总统对此事作出更具体的承诺。

  有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美国对华投资16.7亿美元,同比下降19.6%。在此背景下,能否借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一契机,进一步发挥经贸合作对双边关系“压舱石”和“推进器”的作用,引发了中美实业界更为热切的期待。

  记者:商务部日前透露,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有关这一协定的讨论已成为近期中美两国各界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请问您怎样看待习近平主席此访对协定谈判的促进作用?这一协定对进一步挖掘中美经贸合作潜力有何推进作用?

  丁一凡:中美的双边投资虽然近些年有长足发展,但与双方的贸易额相比,还有很大差距。9月16日,美国94位CEO联名呼吁“习奥会”重点讨论《双边投资协定》(BIT),共同提升合作的利益。目前,中美双方相互投资均只占本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左右,这不太符合中美之间的重要关系。中美都把加强与对方的关系看作是全球性的重要战略问题,但双方相互投资的程度却如此之低,不利于中美全球伙伴关系的发展。中美之间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议,肯定会进一步挖掘两国合作的巨大潜力。

  习主席访美期间与奥巴马总统会在这一问题上交换看法,中美双方有可能在加快双边投资协议的谈判上作出更多的承诺,甚至定出一个时间表。

  记者:近期,中美合作的美国西部快线高速铁路项目已经签署协议。请问在您看来,中美之间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具有发展潜力的经贸合作领域?

  丁一凡:前不久举行的中美经济合作有关项目情况媒体通气会上,中财办副主任舒国增提到,中美积极开展项目合作,目前已取得3项实质性重要成果。

  第一个项目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与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合资建设美国西部快线高速铁路。该高铁线路从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到加州胜利谷和帕母代尔,最终到洛杉矶,全长370公里。现在中美合作双方已经紧锣密鼓展开包括确定融资计划在内的相关工作,预计工程于2016年9月底开工。

  第二个项目是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同开发的非洲清洁能源项目。双方约定,在肯尼亚大裂谷省的凯佩托地区建设60座1.7兆瓦的风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102兆瓦,项目计划投资3.27亿美元。

  第三个项目是由中美企业共同投资设立的建筑节能基金项目。中美相关企业正在发起成立中美建筑节能基金,投资于中国的建筑节能项目。中方参加企业包括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万科集团、浙江宝业集团、鼎晖投资等公司,美方参加企业包括华平投资集团、陶氏化学、通用电气、霍尼韦尔国际、高盛、黑石集团等公司。

  除了这些已知的项目外,中美之间在网络金融、互联网+物流、智能化城市、新能源交通工具等领域也会有更多的投资合作机会。


初审编辑:宋莉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