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额度可上浮20%,写入土地出让合同
新华观察
新华报业网讯 “该地块要求装配式建筑面积的比例为100%,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6月中旬,南京国土部门发布2016年第05号土地出让公告,出让的10幅地块有6幅标注这一特殊出让条件。“装配式建筑”首次强制写进土地出让合同,并将于7月8日面向房企拍卖,这十分引人注目。
“19天建成57层高楼”不是梦
装配式建筑,就像生产汽车,先用标准模子将房子的柱、梁、楼板、墙体等建筑构件,在工厂里成批量用机器浇筑成型,再将预制好的“零件”运送到施工现场拼装。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如此产业化住宅的比例在瑞典占80%,英国、美国、日本都在70%以上。而建筑量占全世界50%的中国,这一比率却不足7%!
一则“19天建成57层高楼”视频去年曾风靡网络,展现的就是装配式建筑的魅力:工厂浇筑、卡车运送、现场装配,农民工化身产业工人,泥瓦活升级为高科技,施工现场的粉尘和噪声污染大大减少,楼内空气比室外洁净100倍……记者了解到,装配式建筑节水、节电,施工垃圾减少八成,施工时间缩一半,施工质量也更有保证,混凝土结构偏差比现场浇筑缩小1倍,有效规避“手工操作”导致的房屋漏水、不平、开裂等建筑通病。
《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办法》明确,南京市今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比例要达5.75%,但当地目前实际比例不足1%。此次土地出让明确装配率要求,被认为是切实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具体举措。南京此次预公告的G22—G276幅地块的出让条件中,均注明“装配式建筑面积的比例为100%,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的出让要求,其中,“100%”是指整个地块中所有房子都要采用装配式建筑方法建成;“30%”则是针对楼体的具体指标,即在后场预制的住房构件占比要达30%。
大范围推广仍有成本限制
装配式建筑此前在南京已有试水,南京万科上坊保障房是“首吃螃蟹者”。随后,南京万科又在其商品房项目九都荟、尚都荟中采用这一新型造房方式,预制率分别达65%、15%。今年,新城地产在其仙林湖项目香悦澜山的建造中,也尝试采用预制装配式手法。同时,省内各地都在开展类似探索。南通龙信广场高层办公楼预制率达65%;南通政务中心停车楼项目预制率56%;徐州万科城、海门市龙馨家园老年公寓等都是装配式建筑。镇江新区港南路公租房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主体部分85%以上的建筑体包括精装修都在工厂完成,施工周期缩短约50%。同时,节约混凝土80%以上,95%的建筑废物料可回收利用。
省住建厅厅长周岚表示,作为首批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省份,江苏正加快推进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特征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推进装配式建筑,我省从财政、住房贷款等方面都给予支持。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顾小平介绍,南京市要求主城区范围内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商品住宅、全装修商品住宅的,在公积金资金保障允许条件下,贷款额度可上浮20%,首付比例按政策范围内最低首付比例执行。
但总体来看,由于当前房企推行装配式建筑仍有成本顾虑,加之新技术和专业人才的补充与培养也有一个过程,因此装配式建筑还难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透露,当前设计生产预制构件的生产企业有限,生产规模小导致选择余地少,构件价格高企,每平方米建造成本因此增加三四百元至千元不等。万科是装配式建筑的力倡者,这建立在其研发与生产能力基础上,记者曾走进位于深圳的万科住宅产业化实验基地及施工现场,这里为其各地装配式建筑项目输送技术和材料“底气”,但即便如此,囿于成本高、产业链不成熟等原因,万科也并未全面推广应用装配式技术。
技术体系亟待顶层设计
“价格是市场决定的,增加的建造成本如摊进房价中,可能增加后期销售风险,房企自行承担成本也需要勇气和实力。”某房企负责人坦言。同时,一些企业也不愿投资预制构件生产线,担心打水漂。
东南大学建设与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启明分析,国外主要以住宅作为突破口来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政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宏观条件和技术支撑体系,国家需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发展政策体系,在相关财税制度、土地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等方面加强创新;地方政府需尽快建立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组织体系,研究出台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发展规划”和“发展导则”,制定和落实各项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强化技术体系顶层设计。同时,还需要注重培育住宅市场相关消费需求,增加开发企业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动力。
记者了解到,除南京在土地出让中强制要求建造装配式建筑外,南通此前已要求,在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以4%-5%的比例递增安排装配式建筑项目用地,把“单体装配率达到10%”纳入规划要点,并对采用预制装配式现代化施工的建筑项目,予以50元/平方米的生态建设专项资金补贴,从源头上大大增加项目落地的可操作性。
本报记者 汪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