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党内生活,切实转变作风,是振兴辽宁的关键。无论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都有赖于锻造一支勇于担当、善于干事、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修复和净化政治生态,营造“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逐步形成有质量、有效率、实实在在、尊重...[详细]
2017-03-08
来源:光明日报
医药分开改革还需要一揽子推进的配套改革,否则可能会反复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
[详细]
2017-03-08
来源:人民日报
民法总则的制定和通过,将为公民民事权利提供更为系统化的立法指南,大幅度提升民事权利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地位
[详细]
2017-03-08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式民主”关注国计民生,能够最大限度凝聚民心民力,积蓄推动发展的正能量,是真正管用高效、实实在在的制度。
[详细]
2017-03-08
来源:北京日报
放在今天,把“节用裕民”摊开来说,就是指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就像李克强总理所说,要“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详细]
2017-03-0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用在政府自己身上的钱该怎么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报告给中央部门定了高压线,即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详细]
2017-03-07
来源:新华社
两会既是世界感受中国民主政治的一扇窗口,也是全球瞩目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随着时序更替,一同步入春天?
[详细]
2017-03-06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7年全国“两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3日、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而自2017年2月23日零时至3月2日11时,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与两会相关舆情信息226512条...[详细]
2017-03-06
来源:东南网
每当总理提及解决民生的有关措施时,会场都是掌声雷动。这阵阵掌声表达了代表委员们对一年来政府工作的肯定,也表达了对今年政府下大力气解决更多民生问题的赞许和期盼。
[详细]
2017-03-06
来源:鲁网
传统文化从“冷”到“热”的转变不仅证明我们有传统文化复兴的基础,而且也彰显出大众对传统文化回归的瞩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传承”与“发扬”这两个“法宝”,让沉睡在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再次觉醒,让中华文化之林重新焕发生机。
[详细]
2017-03-06
来源:鲁网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领导干部而言,学习国学更是要发挥好带头作用。[详细]
2017-03-06
来源:鲁网
没有任何一项事业是一帆风顺、四平八稳的,但是,有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政党,有这样一个民生至上的政府,有这样一个不惧挑战勇往直前,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毫无怨言的“领头人”,我们相信,我们的日子将越过越好,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终将实现。[详细]
2017-03-06
来源:鲁网
相对于2016年的预期目标6.5%-7%,今年的增长目标显得更加淡定从容。去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底线是6.5%,这是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落实到年均增长率上的一个刚性要求。今年则在6.5%后面加了“左右”两字,也就是说,今年允许比6.5%少一点。这既体现了保底的思...[详细]
2017-03-06
来源:钱江晚报
我们做了什么,最能说明发展的基础,也更能懂得如何为未来谋篇布局。[详细]
2017-03-06
来源:人民网
民生是国家的根基,是发展的根本。一方面政府过紧日子,另一方面还要把省下来的钱用在明处、用在实处,用在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惟有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才能更好地取信于民,造福人民,带领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详细]
2017-03-06
来源:人民网
真脱贫是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假脱贫是一个“跳下去上不来”的深渊。把扶贫做真做实,不光是收入上要达标,还要让贫困群众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光要扶起来,还要让他在致富道路上能“自己走”。这要靠苦干实干,把责任扛在肩上,把行动落到脚下,踏踏...[详细]
2017-03-06
来源:新华网
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治霾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责任,政府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都得绷紧这根弦,每一位公民也需要养成更加绿色的生活方式。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打赢蓝天保卫战。[详细]
2017-03-06
来源:新华网
无论是两会新闻发言人,还是站到发布席前的诸位部长,面对“长枪短炮”,敢于直面敏感问题,触碰社会痛点、热点,更积极主动地回应社会关切,本身就是一种成熟、自信的表现。[详细]
2017-03-06
来源:人民日报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以伟大的事业来凝聚人心,对于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详细]
2017-03-06
来源:人民日报
要担当、作为,还需日日求新。信息时代的标志是瞬息万变,要与一日千里的技术经济发展同步,要为攻坚克难的社会改革实践出力,除了毫不懈怠地更新知识、善通求变地跨界学习外,我们还应千方百计地以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之妙”去破解难题。[详细]
2017-03-06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