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前夕,举国上下都为即将诞生的共和国而欢欣鼓舞。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
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率领全体政协委员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奠基仪式,并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随后,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征选纪念碑规划设计的通知。到1951年,共收到140多件各种形式的设计方案和设计修改方案(截止最后定案时共收到240多件)。海外华侨也积极献计献策,侨领陈嘉庚组织华侨绘制了图纸,并制做了水泥柱头模型,花费15万多元(旧币)运费寄给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工程处。
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主任由当时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国际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同志担任,秘书长为薛子正,由此可见中央人民政府对这一事的重视程度。
为了体现周恩来总理关于建筑纪念碑目的在于“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指示,都市计划委员会经组织讨论,最后确定了“高而挺拔”的原则,并组织设计人员归纳设计成三个方案,连同模型送中央审定。经审查,初步选出了高耸的炬形立柱等3个方案。这3个方案都做成了1∶5的大模型,附同两个碑顶换上坡屋顶和群雕像的小模型,自1951年国庆节起放在天安门广场毛主席奠基处陈列,广泛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
1953年3月首都兴建委从240多种设计方案中精选出8种,向专业设计人员广泛征求意见。这8种设计方案包括矮而分散的典型设计,高而分散的典型设计,做成三座门的设计,矩形主柱式碑形———高的典型设计,有望台的设计,红墙上立碑的设计,碑顶立群像的设计和最后被采用的碑形设计。
关于纪念碑建在何处,开始有人主张放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放在前门楼上,有人主张就中华门的原址建立,也有人主张放在西郊八宝山上。最终,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将纪念碑设立在全国人民政治活动中心——天安门广场。
纪念碑的位置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它庄严宏伟的雄姿,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广场中与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巍峨雄伟的正阳楼,形成一个和谐的、一致的、完整的建筑群。纪念碑总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硝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关心的事情,是在他们直接指示下完成的。史料中有一份珍贵的毛泽东手书批示,笔迹豪放遒劲。事情缘于朱启钤、章士钊、叶恭绰三位民主人士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后,给毛主席写信,对纪念碑的设计提出新的意见。毛泽东主席看到朱启钤、章士钊、叶恭绰的信后十分重视,在其左侧批示道:“彭真同志,此件请委员会讨论并邀建议三人参加。”
在北京档案馆的档案中还藏有另一份毛泽东亲笔修改的纪念碑奠基石碑文草稿。原碑文是彭真同志拟写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毛泽东将原词中删去“纪念碑奠基典礼”几个字,改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改后的碑文深邃精辟,气势磅礴,情感深沉,表达出对先烈的敬仰。
在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毛泽东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周恩来总理书写了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的碑文。
1952年8月1日修建纪念碑工程正式开工。
纪念碑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一块大石料,称得上是中国建筑史上少有的完整花岗石。它采自青岛浮山,石坯长14.4米,宽2.72米,厚3米,重达320吨以上。浮雕石料则采自北京房山的汉白玉矿。纪念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筒体,将碑座和碑身各部分石块牢固地拉结浇筑在一起。碑心石正、背面的题字都用阴文镌刻在石面上,然后采用中国传统的镏金方法,做成钢胎金字镶嵌进去。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余两。
整个纪念碑用1.7万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雄伟壮观、庄严肃穆。
1958年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落成,同年5月1日举行了揭幕仪式,同时它也成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