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18专题 > 2018全国两会 > 山东之声 > 正文

实施乡村振兴 山东已经在路上

2018-03-09 16:4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昨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这是习总书记对山东发展的殷切期望。

  竹林新村是我省东明县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的一个缩影。如今,搬迁后的竹林新村能够有效抵抗洪水的侵袭

  鲁网3月9日讯(山东商报记者王新超)昨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这是习总书记对山东发展的殷切期望。

  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是聚焦乡村振兴。在年初举行的山东省两会上,山东省就提出“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开拓乡村振兴新途径”。乡村振兴,山东正在路上。 

  全面部署乡村振兴

  今年2月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文件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团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的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贫困村实现“一步越十年”

  牢记总书记嘱托,山东要走在前列。今年1月份,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该文章称,要改善农村环境条件,让农民生活幸福安康。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底线任务,坚持先难后易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在实现脱贫基础上五年内把2000个省扶贫重点村建成美丽乡村,解决好发展最不平衡、最不充分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让青岛广袤田野升起发展新希望,不少村庄已理清思路,迈开步子,向着新方向、新目标前进。

  莱西日庄镇沟东村是库区整体搬迁村,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以前全村大部分只能种小麦、玉米、地瓜,亩收入也就500元—800元,仅有10户种植葡萄20亩,群众看天吃饭。

  现在村庄430亩土地建设葡萄基地350亩,成立了“青岛沟东果业专业合作社”,真正将葡萄变成了全村的主导产业,村庄连续3年举办了“环湖葡萄节”,吸引了1.5万游客前来采摘,仅去年葡萄节期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0余万元。通过做强葡萄产业,发展葡萄采摘游,沟东村实现了如同“一步越十年”的驰骋。

  “新农人”创新生产方式

  1月25日,山东省省长龚正在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开拓乡村振兴新途径”时,他说道,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据《大众日报》报道,“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李芬,毕业后回到家乡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开办了一家纯手工千层底布鞋加工作坊,将工艺设计与布鞋生产相结合,提升了产品层次。经过3年多的发展,她的手工作坊已成长为拥有300多名工人的公司,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利税80万元。

  像李芬这样一批从事三农领域工作的特殊创业群体在当地被称为“新农人”。“新农人”把农业作为职业,怀揣改变农村愿望,将现代要素投入农村,推动了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迈进,成为引领农业发展的弄潮儿。

  调研显示,菏泽市的“新农人”来源广泛,既有大学毕业生、“海归”、城市白领等高学历人才,也有企业老板、资本投资人等成功人士,还有农村技术人员、种养大户等“乡土精英”。

  “新农人”具有年轻化、职业化、创新化等特点,他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推动农业向现代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带动了农村创新意识的增强。“新农人”的回归,使一些农村社会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通过在家门口创业,带动了一大批群众就业,有效解决了“三留守”问题,增进了社会和谐。(来源:山东商报)


初审编辑:王丽雪 二审编辑:李颖
分享到:
./W0201803096035623093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