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传统延绵了数千年,从辟邪消灾、娱心健体到现在敬老祈福,文化底蕴深厚。很多人认为“不放假的节日不算是个好节日”,但放慢脚步,你就能品味到岁时变化的况味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把茱萸称为“避邪翁”,菊花唤作“延寿客”,这两种江南常见的植物都有很好的寓意。它们同时出现,往往和重阳节有关,那天人们会插茱萸、饮菊花酒,登高望远,以消灾祈福。
茱萸、菊花都有药用价值,“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医圣”李时珍《本草纲目》都曾记录它们的祛病功效。想来,古时医疗水平不高,小病痛都有可能伤及性命,易得的中草药成为人们延寿的希望。和所有的中药一样,这两种植物不仅能缓解人们身体上的病痛,还能带来心理的安慰。这一点,从“避邪翁”和“延寿客”的称呼就能看出。
“避邪翁”和“延寿客”双双出席,一定是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那正是暮秋和初冬换季的时刻,天地之间寒气骤增,祛除寒邪之气,请出“避邪翁”和“延寿客”就很好理解了。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气味浓烈,茱萸的叶片和果实都可以用药,中医认为有驱虫祛湿,治寒热的功效。古书《风土记》记录,重阳日,折茱萸插头,可驱邪御寒。御寒是茱萸的药性,驱邪只是一种民间传说,“避邪翁”始终笼罩着一种神秘色彩。南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中有个故事,讲了“辟邪翁”的驱邪效果。传说,桓景和费长房学习道法。费长房告诉他,九月初九,家中会灾祸,要让家人胳膊戴上装了茱萸的布袋,外出去登高、喝菊花酒,才能保平安。桓景连忙照做,果然一家老小都免于祸事。随后,世人效法,形成重阳节的民间习俗。
茱萸和重阳节连在一起以后,渐成文化符号,和节日团聚、思乡联系到一起。唐代,涌现很多关于茱萸的诗词,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正可配,折取寄情亲”“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延寿客”菊花历来被国人喜欢,据说国人种植菊花有3000多年的历史。菊花可入诗画,还能入馔入酒。《本草纲目》:“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西湖边宝石山上有葛岭,传说是因东晋医药专家、化学家、道学家葛洪在此炼丹得名。葛洪修炼养生之道,也编写了《抱朴子》《肘后方》等养生延年、修道炼丹的书。他在书中说,饮菊花酒、饮菊花水能令人长寿。人们也一直认为,“延寿客”酿酒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到了明代,高濂收集了很多医药偏方编写了《遵生八笺》,记录菊花酒是一种盛行的健身饮料。
“桓景避灾”中,登高望远也是重要一环。古时,人们崇拜神灵自然,认为高山、高的建筑离天更近,更能靠近神仙,重阳登高也只是希望得到神灵庇佑,远离灾祸。秋高气爽,草木萧瑟的时节,杜牧在重阳节登高望远时,写下了“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秋季登高,虽难免感怀身世,兴发人生多忧、世事无常的悲凉,但头戴菊花纵情痛饮,乘兴而归,也不失为一种放旷豁达的人生态度。
重阳节虽在暮秋,万物萧然颓靡,却是唐宋时期热闹的节日。那一天,作为法定假期,官员和百姓也都会登高望远,外出过节。就连皇宫也不例外,唐代的皇帝喜欢和官员们一起射箭、宴饮;宋代皇帝会为官员们赐宴簪花,官员们都头戴花朵。
既然是节日,就不能不提吃食,重阳节要吃重阳糕。“糕”和高同音,吃重阳糕也是一种祝愿,登高吃糕,未来的日子才能步步走高。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了重阳糕的做法,面粉蒸糕上装饰了小彩旗,还掺杂了石榴子、栗子、银杏等干果,也会捏出狮子的形状。吃法也很有仪式感,九月九日一早,以片糕搭孩子头额,口中念念祷告,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重阳节传统延绵了数千年,从辟邪消灾、娱心健体到现在敬老祈福,文化底蕴深厚。可惜的是,现代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很多人认为“不放假的节日不算是个好节日”,但放慢脚步,你就能品味到岁时变化的况味,这种变化可以是季节,也可以是人生。假如你不想登山聚会,可以送份礼物给父母,表达一下尊老敬老的心意,或者只是回家看看,他们一定会很高兴。(肖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