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20专题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最新报道 > 正文

元古堆村“笑”了

2020-06-26 10:52 来源:甘肃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元古堆村党支部从一楼通往二楼的墙壁上,张贴着58张村民的笑脸照片,村主任郭连兵说,这是村子里的“幸福笑脸”墙,照片都是随机拍摄。

   

  "元古堆村的“笑脸墙”。"

   

  "元古堆村旧貌换新颜。 本栏图片均为记者 张铁梁 摄"

  元古堆村党支部从一楼通往二楼的墙壁上,张贴着58张村民的笑脸照片,村主任郭连兵说,这是村子里的“幸福笑脸”墙,照片都是随机拍摄。

  如今的元古堆村村民,比以往更爱笑。

  皮肤白皙,眼睛笑成了弯月牙,照片中,天水姑娘杜文文笑得如此明媚。“我是2012年1月嫁过来的。刚开始父母不同意让我嫁到元古堆。”

  2011年,商谈女儿的婚事时,杜文文的父母来到元古堆村一看,这个村子咋这么穷?走一脚,黄土路坑坑洼洼;抬眼看,土坯房破旧不堪;喝口茶,水要从山脚下的泉眼里挑回来。“你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父母问杜文文。着急、担心、心疼——各种不情愿汇聚于心。

  儿大不由娘,杜文文还是从天水嫁到了贫穷的元古堆村。以后的日子到底能过成啥样?杜文文心里也没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

  2013年的农历小年那天,总书记来了!平静的小山村一下沸腾了!从那时起,元古堆村一天一个样,发生着巨大变化。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连通着左邻右舍,再也不用担心“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甘冽清澈的自来水送入家家户户,再也不用天未亮就去担水;红瓦白墙的新农舍拔地而起,再也不用担心冬天的寒风会刮破窗户纸。

  “前几年过年都简简单单,买些猪肉,大年三十包顿饺子就可以了。现在不一样了,牛羊肉必须买,三十晚上涮个火锅,或者炒上几道菜,喝点小酒,比以前讲究了。”杜文文说着,眼睛又笑成弯月牙,“这几年,元古堆村发展很快,父母也放心了。”

  “笑脸墙”上,视线顺着杜文文的照片右移,一位农家妇女坐在一堆当归药材前,红头巾,粉色棉上衣再搭黑套袖,脚着白色运动鞋,镜头前,她露出舒心的笑容。这是朱海梅。

  真不愧是全村响当当的中药材收购大户,一走进朱海梅家,浓郁的药材味扑鼻而来。

  杨新天和妻子朱海梅贩卖中药材的业务越做越大,不仅从当地药农手中收购,还把业务拓展到青海。“2019年我收了70多吨湿货,加工晾晒后差不多有20多吨干货,销出去后收入十多万元。”杨新天说,现在路好走了,天气好的时候把中药材拉到会川镇即可出售。

  杨新天夫妇还做雏鸡代养生意。“我们主要是订单式业务,土鸡、肉鸡都养殖,养大了交到客户手中。”朱海梅说,“养鸡仔苦大得很,睡不了两个小时就得起来去看看鸡仔,要不小鸡娃容易被压死。”

  “做生意比种地的收益高几十倍,但是需要吃得下苦。”朱海梅说,这几年家里的生活变化确实大,进屋满眼黑的老房子被翻新成了2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日子确实红火了。

  有了好日子,就有好心情;有了好心情,就有精气神。朱海梅穿着时尚的高领打底衫,外着白外套、黑西裤,一双高跟鞋让她显得愈发挺拔。“挣下钱了就要打扮嘛。”丈夫杨新天的一句话逗翻了满院子的人,笑声飞出农家庭院,荡漾在元古堆上空。这份笑,源自打拼后的幸福感。

  今年80岁的朱桂英老人笑起来,洋溢着慈祥。“没想到,我这辈子能把总书记见上。”朱桂英说起7年前的事,犹如昨日。“现在天天就和过年一样,吃得好,穿得好,不仅不用交粮交税,每个月还给我们老人发养老补贴和养老保险呢。我从来没想过有这样的好事。”朱桂英又笑了起来,露出白白的牙齿。这笑,源自内心的那份踏实感。她希望自己多活几年,能够多享几年福。

  朱桂英老人也总想着能为村子做点事情。前段时间,村子要建一个文化广场,发动村民把家里不用的老物件捐出来,打造成景观墙。朱桂英老人抱着自家一台旧录音机找到郭连兵,说:“咱们国家没把我们老人委屈,给我们发钱呢,我们也要支持国家的事。”老人的举动让郭连兵心生敬意和感动。但他一看,这台录音机插上电还能用,于是把录音机退还给了朱桂英:“奶奶,录音机长时间放到景观墙不用就坏了。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东西您还是拿回去吧。”

  目光从一张张照片划过,明媚、自信的笑容洋溢在乡亲们脸上,如同洒在大石头河水上的阳光般明亮。要问笑容的底气来自何方,照片墙上有答案“新时代新思想新观念浸润着我们的心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了我们的心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记者 王光庆 谢志娟 崔银辉 朱 婕)


初审编辑:王丽雪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
./W02020062639226927916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