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站2020年前将建成

2011-03-01 18:34:51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任沁沁 罗沙)2020年之前中国将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成中国空间站。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戚发轫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该空间站将包括一个核心舱、实验舱和货运、载人飞船。

  戚发轫告诉新华社记者,2020年前,中国将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有中国特色的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空间应用。

  他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安全返回和精确落点。这个任务神五、神六已圆满完成。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这一步需要突破四个关键技术:首先是出舱技术,该任务已由神七完成,中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全面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其次是交会对接技术,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天运行,在2年左右时间里,神八、神九、神十飞船先后与之交会对接,结束后飞船返回地面;第三是补加技术,将研制一艘货运飞船,为航天员补给水、空气、设备、原料等补给。该货运飞船是无人飞船,运货量大于载人飞船,有交会对接的能力,可与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第四是建立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空间站不能只依靠飞船运送物资,必须研发再生系统,例如用水需要再生净化空间站宇航员的汗水、废水甚至小便,实现可循环使用等。

  戚发轫说,“天宫一号”是空间实验室的特例,主要为了完成交会对接任务,而“天宫二号”则完全是小型空间实验室,科学家、航天员们将在里面展开各种工作和试验。目前,“天宫二号”技术方案已经完善,研制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将解决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随着空间实验室体积的增大、可靠性的提高,“天宫二号”将逐步发展成为空间站的核心舱或者实验舱,增加太空实验的项目和种类,为建成空间站奠定基础。

  具备了这一切,中国才有条件展开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立空间站。戚发轫说,空间站需要长期有人照料,使用寿命能达到10年左右,容积也比较大,仅核心舱就有20吨。“目前最需要的技术支持是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

  他说,届时将有2到3名航天员长期照料空间站,其中可能有一名女性。此外,中国空间站将面向外国、港澳地区科学家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戚发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

责任编辑:郇志君

责任编辑:郇志君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