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船系统创新发展纪实:神一到神十的创新接力
6月26日,经历了半个月太空之旅的神舟十号飞船将把3名航天员送回地球。
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漫步到“万里穿针”,从自动交会对接到“手自一体”……从1992年那个深秋开始,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一个高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飞船的摇篮,在实现神舟“十战十捷、十全十美”的飞天梦中,更体会到创新的真谛。
创新技术——成就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到国际一流的跨越
探索浩瀚宇宙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作为中国空间事业主力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在上世纪90年代初,担纲起载人飞船系统研制任务抓总单位的重任。面对载人航天强国的技术封锁,没有现成资料和经验可以借鉴的局面,五院认识到,作为载人航天领域的后来者,要想实现弯道超越,只有创新。
怀揣美好愿景与创造魄力,五院创新工程发展理念,在工程论证、立项时,大胆提出技术大跨越思路,跨过美俄从单舱到多舱的40年历程,直接研制国际上第三代飞船,拿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三舱方案”。为了又好又快地攻克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中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五院“神舟人”不走寻常路,在国际宇航领域首次提出“N+1”交会对接模式,通过一个目标飞行器来支持多次交会对接。
作为高新技术聚集地的载人航天领域也同样以高风险著称。从美国“挑战者”号、前苏联“联盟”号折戟沉沙,航天员命陨太空的悲壮就可见一斑。而纵观中国神舟飞船的发展历程,凯歌常奏,风景独好!神舟五号飞船研制过程中,为确保航天员安全,时任飞船副总师张柏楠带队,搭“试验田”,用“铁锅炒黄沙”,模拟出最真实客观的飞船着陆环境,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获取了大量试验数据,全面检验了缓冲系统在航天员着陆时的缓冲能力。神舟七号飞船研制中,研制团队对回收着陆分系统新增了50多项“体检项目”,验证了极端情况下的飞船性能,开创了飞船风险控制试验的先河。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每一次研制都融进创新的理念,回收着陆分系统飞船为航天员的安全返回上好道道保险。
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的升级之路,只是“神舟”团队坚持创新驱动,不断追求完美的一个缩影。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新之花,在神舟飞船的研制历程中遍地盛开,香满问天路。
在交会对接测量、控制敏感器研制过程中,目标反射太阳光干扰这个世界性难题摆在了五院面前。
“神舟”团队秉持创新利剑,一路向前,研发人员集中攻关,改进算法提高抗干扰能力、改进材料特性降低反射光强度等一个个新思路喷涌而出,团队兵分数路,连续奋战,饿了就泡包方便面,累了就在转场的车上趴会儿。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攻关,五院“神舟人”攻克了这道难题,拿出了性能优异的产品。
茫茫深空,遍布着各种有害物质,为给航天员建造安全可靠的“太空巴士”,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艺试验。曾经为摸索一重要参数,他们连续十几天通宵作战,实在困了就睡在焊机边上。经过近1个月的“魔鬼式”攻关,终于找到了最优参数。正是这种劲头,“神舟人”成功突破了壁板结构的纵缝和环缝自动焊接技术,确保了天宫、神舟这些大家伙细微之处都“严丝合缝”。
20多年来,五院“神舟人”从来没停止对性能更优、质量更高的产品的探索。从无到有,到比肩国际先进,再到多项产品指标全面超越国际同类,“神舟人”不仅实现了飞船配套产品全部国产化,更用一个个拳头产品、核心技术,为神舟飞船驰骋寰宇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管理——夯实“次次成功 追求卓越”的基础
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步步惊心,要在短时间内先后突破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世界级的关键技术,风险极高;载人航天工程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多达数十万的参研、参试人员,数千家的工程协作单位,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宇航工程实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如此艰巨的任务,如果没有坚实的管理基础,根本无法完成。
技术开拓上一马当先的五院“神舟人”,在载人航天飞船任务工程管理、质量管理的探索中同样奋勇争先,从系统工程管理理论开始发力,不断加快管理创新的步伐,特别是近年来聚焦载人航天任务特点,总结提出了“提前抓、科学干”的管理理论。
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拉开了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高峰期的序幕,要在几年时间内,连续发射3艘飞船和一个目标飞行器。挑战面前,五院大胆进行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于2009年成立载人航天总体部,强化了载人航天总体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总体牵引能力。
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批产管理模式大显神威。通过成立交会对接项目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项目办,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产品中心之间的工作,并建立起共性管理小组作为相互间的穿插机构,承担起通信和沟通职能,实现了相关关联的各个项目团队之间的协同作战,确保了共性问题的快速解决和研制的顺序进行。从单机产品验收入手开展工作,按照批产的模式,对神舟飞船的研制进行模块分割、同类项合并,统一组织产品验收、总装、测试等各项工作,极大地减少了重复性工作,提升了研制效率。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原来串行在一起的工序拆分,实现了多线作战。拿热管工装来说,采用三维设计方法,仅此一项,就为任务节点节省了近3个月的工期……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管理上的一个个小改进汇聚在一起,引发了工程实施效率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实现了飞船研制周期从几年一艘到一年几艘的大幅跨越。
质量是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生命工程,是“神舟”团队管控的重中之重。运用“提前抓、科学干”理念、方法,五院“神舟人”在设计、研制之初,就提前介入,组织型号两总按照质量管理精细化要求,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策划,并落实到型号研制各阶段工作中,把质量控制的重心移到研制前端。同时,按照量化可控标准,提前策划分析,利用已经发射型号的飞行数据,设置了契合神舟九号任务的单点、裕度、测试覆盖性、产品验收、“九新”预案。在出厂前和发射场工作中,组织各试验队进一步加强测试判读工作,结合人工判读和自动判读,定期进行数据回放、数据判读比对,确保测试数据不漏判、不误判;严格执行总装过程中的不可测试项目控制要求,确保过程受控、不留死角。从科技委、相关单位抽调精兵强将,主动参与到神舟九号总装过程复查、测试数据复查、数据包复查等专项工作中,积极发挥专家把关作用,查隐患、查漏洞,确保了神舟九号不带问题和隐患出厂。
五院以“提前抓、科学干”为指引,扭住关键环节,聚焦主要矛盾,把表格化管理、数据包管理作为组织好众多外协单位、形成“万人一条枪”合力的“利器”。通过制定并发布“22条”“55条”,从顶层上为外协单位制定规范标准,深化量化可控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数据包管理。对于任何一件产品,从原材料、元器件、生产过程,到最终性能都进行一系列实验,获得的数据全部储存下来,确保了神舟飞船研制过程中,装船的数百台产品、10万余只元器件的研制、生产、试验等数据,以及百余家外协单位的工作数据都有据可查,牢牢锁死了风险点。
正如院长杨保华所说,“我们从‘提前抓技术,提前抓质量,提前抓进度’‘科学组织’多个维度分解、梳理、控制任务风险,推进工程任务实施,确保多型号并行下有限总装测试、发射场、人力等资源的科学调配和向载人航天任务的重点倾斜,成功化解了任务技术难度高,参与人员、单位众多,管控风险大,组织实施复杂等一系列挑战,圆满兑现了向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提前抓、科学干”管理理论的提出,为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建立起了“高架桥”“快车道”,实现了宇航工程实践“详略有别,多头并进、量化可控”的科学局面,不仅助推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写就,更为中国空间事业承担更为严峻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人才培养——打造空间事业生力军
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院参加主题团日活动时,与“神舟”团队代表亲切座谈,在得知五院“神舟”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时,他十分高兴,作出了社会各界都要学习航天青年科技团队创新创造精神的重要指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年轻人为主的“神舟”团队能够快速成长,成功擎起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国字号大旗,得益于“创新特区”的助推和创新精神的洗礼。
“一切为创新开道”,这是五院为“神舟”团队量身打造“创新特区”的初衷。在这里,有国际一流的试验设备;在这里,有良好的创新氛围,没有职务的高低、只有技术上的对错,刚参加工作的“新兵蛋子”可以叫板型号两总;在这里,有雄厚的研发资金支持,助推着每一粒创新的种子结出丰硕的果实;在这里,有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岗位督导师、岗位流动机制、定期的国内外科研院所培训交流、两总上讲台等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成长需求,为高素质、高能力“神舟”团队的锻造增添了无穷动力。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神舟”团队在一路披荆斩棘的问天征程中也创造凝练出了以“四个特别”为魂的载人航天精神,而这也成为了神舟团队保持战斗力的源泉。从载人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我是第三个馒头”的口头禅,到张柏楠常说的“搞工程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而是要靠一个团队,团队个个都能干才行”,在“神舟”团队,老中青三代人才梯队和“老带青、青带新,新学老”的人才循环模式都把焦点对准了“团队第一、滚动发展、加快知识转移”上,而这也是年轻人快速成长的秘诀之一。
20多年来,载人航天精神在“神舟”团队中代代相传。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专家们仍在返聘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热心培养年轻人,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经验;年轻人勇争上游,挑起了关键技术和关键岗位的重担。他们常说,是载人航天精神熏陶、培育着自己,是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感染、鞭策着自己,让他们一步一步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这是代代传承的航天精神。经过锻炼,很多年轻人不仅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家,更在工作中将国家利益与个人的价值紧紧结合在一起,牢固树立了奉献意识与大局意识。”谈到载人航天精神的作用,党委书记李开民感触颇深。
20年“神舟”飞天路,五院“神舟人”在用心血和汗水铸就载人航天精神的同时,还培养造就了一支事业持续发展的人才方阵——今天,这支团队80%以上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而且大多是“80后”年轻人,在愈发密集的载人航天任务历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航天人,正为实现新的突破积蓄强大力量。
随着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神舟人”的太空探索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自信、自强、自立的五院“神舟人”必将高奏创新进行曲,在更高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谱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篇章。(通讯员 郭兆炜 本报记者 付毅飞)
- 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站2020年前将建成201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