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待遇论”是公车改革最大阻力

2011-03-07 08:37:55 来源:齐鲁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本报特派记者 王光照 马云云

  多年来,不论在民间还是在学术界,对公车改革的呼声都非常高。今年,这一呼声终于得到有力的回应。5日,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这意味着,目前只在部分地区试点的公车改革有望有“大动作”。

  6日,本报“两会三人行”栏目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监察厅副厅长孙继业,全国人大代表、湖北

  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走进本报“北京直播室”,与本报首席评论员张金岭就公车改革这一话题进行观点碰撞。

  公务员也是改革的推动者

  张金岭:公车改革我们提了这么久,但是还没有实质性进展,两位认为公车改革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叶青:阻力来自两方面,一个是“待遇论”,有些干部到了一定的级别,希望享受一些待遇。如果进行车改,就意味着使用公车的待遇取消了,很多人不一定能接受。我们有公车定标的规定,车多了一定要退,但很少有单位的车多了,会把旧车退回去,因为他们担心用车指标被废掉。另一个是“安全论”,很多人认为官员自己开车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不过我认为开车是一种熟练工种,熟练以后应该没问题。

  孙继业:车改进展慢的关键原因是领导认识和观念问题。就拿“小轿车”这个名称来说,在国外念“car”,翻译过来就是“小汽车”,但我们翻译成了“小轿车”,这与历史有关。过去官员出门,武官骑马、文官坐轿。汽车引进以后首先是官员使用,所以翻译时就有了中国特色,加上了“轿”字。这表明汽车成了身份、地位和待遇的象征。

  张金岭:最大的推进力又是什么?

  叶青:我认为是一种民主精神。现在提公车改革的主要有三种力量,一种是学者的建议,一种是民众的要求,还有就是公务员自身的要求。经过了解,很多副厅级干部不是很赞成车改,处级和副处级以下的干部倒是比较支持,这样他们好拿一些交通补助。

  车改不是向既得利益妥协

  张金岭:公车问题是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产生从大背景上来看,是由哪些主要因素促成的?现在参加车改的,多数是党和国家明确规定不应享有专车的公务员,实际上是认可了一些官员的不当得利前提下的改革,是在承认特权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将特权合法化,本身就是向既得利益妥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孙继业:公车改革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从反腐倡廉的角度来讲也很重要。改革开放之初,国内汽车生产厂家少,一些领导干部超标配备进口车,当时引起很大反响,群众说他们“屁股底下半座楼”,这是“马路上的腐败”。

  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车改不是认可一些官员的特权,实际上这些领导有车,但不一定是专车。省部级领导可以配专车,其他领导不是不让配车,按照规定,他们可以使用工作用车。车改后是取消一些官员的固定用车,跟大家一个待遇,这样更加公平。

  张金岭:公车改革除了节约行政成本,也就是说“省钱”了,还有没有更深的意义?

  叶青:公车私用容易损害政府的社会形象;另外,车改之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堵车的问题。如果我用专车,司机接送我上下班,就要来回四趟,而现在我自己开车,只要两趟就够了。

  车补不能成变相增加福利

  张金岭:现在进行车改,各地的改革方案不一,有的成了变相增加福利,导致改革变味走样。我们强调要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那么其核心最要害的内容应该是什么?

  叶青:我认为首先要给公务员进行交通补贴。补贴数额可以与工资类别结合起来,确定哪一级的官员应该给多少。这个数额政府既能给得起,又不能变成给公务员变相增加工资。例如有的城市车改后给每个副局级干部每月补贴2600元,这个数字就有些高。现在我自己在尝试车改,每个月定的费用是1000元,这个数额在武汉基本够用。

  对于单位公车处理,我认为可以分为三部分:旧车能处理的就通过拍卖等形式进行处理;对于好车,省政府可以集中起来放到公车管理中心;另外每个厅局可以留三四辆车,除厅长用一辆车以外,其他车辆用于接待。

  现在大家最担心的是,公务员拿到钱后仍然违规用车。所以有必要设计公车监督制度。我觉得可以像广州那样给公车安装GPS,单位能知道每辆车都到了哪里。在外部,可以给公车用特定颜色的车牌,上面再写上“公”字,让老百姓知道这些车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以便监督。

  孙继业:到目前为止,公车改革还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地车改政策也不大一样,导致各地出现车改乱象。有些地方变成了变相发补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公车改革指导意见。各地可以先搞试点,然后再逐步推行,积极稳妥地推行公车改革。

责任编辑:宋莉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