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要想得到尊重就要变得更强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在唱国歌。 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要想得到尊重,就要变得更强
姚明委员
到北京开两会之前,我去休斯敦参加了NBA全明星周末活动。当地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欢迎我,包括我的朋友、教练,曾经的队友、对手以及许许多多连名字都叫不出的人,好像我并没有离开。这使我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我了解他们,他们也接受我。
像我这样一个完全没有美国文化背景的人,是如何既保持自己,又融入美国的呢?我的答案是,中国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中华文化影响了我,正是中华文化的某些特质,帮助我在国外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沟通、理解与包容。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或者说媒体上时常出现的那个“YAO MING”,也是全球化的产物。没有中国的对外开放,没有NBA的国际化,也不会有我这个外籍状元,以及以后的所有事情。但即使世界成为“地球村”,不同文化之间也存在差异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和理解就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我在美国生活的经验,沟通和理解的基础是彼此尊重,要想得到尊重,就要通过自身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强。这种意识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中华文化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我完善,最终实现内在的超越,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再有就是要注重道德和情操的养成。许多美好的品德是不同文化当中共同的东西,我的经验告诉我,在道德素养高的人群中间,文化差异显得微乎其微。我之所以在这方面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有一个客观原因是外界的关注和舆论的监督,因为有一个“YAO MING”时常活跃在各种媒体上,我只能把我自己和那个“YAO MING”都尽量做好,这样才能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意识同样来自中华文化的熏陶,对于道德价值的关切,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早已镌刻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我的另一条经验是要履行社会责任。当今世界,搞慈善、做公益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同样将敬老爱幼、乐善好施、扶贫帮困等慈善行为视为君子美德。我在美国参与“篮球无疆界”活动,鼓励美国的贫困孩子读书学习;同样,美国的球员也参与“姚基金”举办的慈善篮球赛,支持中国欠发达地区开展校园篮球活动。这说明,慈善公益是东西方共同的语言,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尽力回报社会,就很快能够达成理解和共识。
多元化的世界,必将使得不同的文化走向共存。中华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融中,日益彰显“海纳百川”的胸怀。对此我们应当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我们儿时对父母的第一声问候,来自于我们笔下汉字的无限优美,甚至来自于自己舌尖上那永远挥之不去的美妙感受。我相信,只要恪守中国文化当中这些美好的东西,每个人都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使者,在实现人生理想、家庭愿景的同时,成就美丽中国梦。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听取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体育界别小组讨论。中国网 陈维松 摄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体育界别小组讨论。中国网 陈维松 摄
2013年3月3日,“淡定姚”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为了容下姚明委员高大的身躯,会议方为他准备了一个特别的座位。姚明的座位恰好处在“交通要道”上,记者们来来往往,有的还“盯”上了他,但姚明委员始终专心听会,彰显“淡定姚”本色。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图为2008年8月16日,姚明(中)与队友庆祝中国队在北京奥运会男篮小组赛中战胜德国队。 新华社发
2008年8月8日,中国代表团旗手姚明和九岁的小朋友林浩一起入场。(资料图)
- 体育总局被传邀姚明任篮协主席 各方均无回2017-01-04
- 吕新华以姚明为例谈“双周”座谈会:政协委员可以发挥积极作用2015-03-03
- 吕新华以姚明为例谈“双周”座谈会:政协委员可以发挥积极作用2015-03-02
- 王锐旭:与总理谈创业的90后2015-02-09
- 姚明代言产品涉虚假宣传被诉 原告称冲姚明买的2014-05-14
- 姚明:体育人在新时代应有更高追求2013-03-04
- 姚明的中国梦:让体育回归教育2013-03-03
- 姚明当选上海体育总会副主席2012-12-21
- 姚明畅谈“体育名人维权”:对自己负责,也对消费者负责2012-04-12
- 姚明当选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201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