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坚持勤政
编者按:宣讲家网为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宣传做深、做实、做细,提出加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应坚守“三个一分钱”准则,坚持“三勤”目标,勇闯“三关”,贯通“三大作风”,具备“五项工作能力”。上周我们推出了坚守“三个一分钱”准则的三篇评论,获得全国广大网民的高度认可和积极评价;本周我们继续推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如何坚持“勤学、勤俭、勤政”目标的三篇评论,请您继续关注宣讲家网站独家评论栏目。本文是坚持“三勤”目标系列评论的第三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坚持勤政》。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从党的组织工作来讲,这个“人”就是好干部。“好干部”的标准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了五条标准,这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前两条属于主观世界改造,后三条则属于客观世界改造。从这里不难看出,“勤政务实”是我们党干部思想和行为的中坚,至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它是落地的首要;至于“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它则是前提和基石。这要求我们今天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必须把勤政摆在关键位置,着力推动、认真践行。
勤政在“三严三实”中的关键作用,是由其目的指向性所决定的。对于共产党的干部来说,“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也好,“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也好,最终都要落实到勤政、出政绩上。党和人民选拔大批优秀分子当干部,为的就是要他为人民谋利益做贡献。如果干部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尸位素餐,不干事不出政绩,这种干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被誉为“太行公仆”的吴金印,曾讲过一则非常有哲理的感悟:“老百姓养一头猪一年能换几百元,养一只鸡一年能下一罐蛋。咱当干部的,吃的是人民种的粮食,花的是群众上缴的税收,如果不替人民办事,还不如一头猪、一只鸡。”这个朴实的道理表明,勤政是人民群众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干实事、出政绩是每个干部应有的岗位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那种“不如一头猪、一只鸡”干部不乏其人。被反腐败大棒击落马下的大小“老虎”是这种人;一些仍然在干部岗位上混着,饱食终日,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无所用心者是这种人;还有一些名曰创造“政绩”,实则乱作为、胡作为,损害群众利益者,也是这种人。我们党明确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强调“三严三实”,所针对的也恰是被这种人所造成的既定现实,整饬被败坏了的勤政廉政风尚。
何为“勤政”?按照通常理解,是加班加点、吃苦耐劳地工作。其实,这是对勤政的肤浅理解。固然,勤政需要加班加点,但加班加点只是勤政的一种表现,并不是勤政全部的、深刻的内涵。从党风、政风建设的过程看,加班加点未必勤政,真正的勤政者必然加班加点。勤政,顾名思义是勤劳于政事,是克尽职守,认真负责地为国为民做事,目的要促进国家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要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福祉负责。这就规定了勤政的内涵,决不是简简单单的忙碌,更不是劳而无功的瞎忙,而应该是高效率的干事,是能成事的出政绩。没有效率的忙乎,是瞎忙乎;不出政绩的忙乎,好比种田不打粮、做工不出产品,窝工怠工、浪费成本。瞎忙乎者或许精神可嘉,但于成事无补甚至添乱,其结果与慵懒懈怠、尸位素餐者同。勤政必然要成事、出政绩,一事无成就是不称职,不称职就会误国误民。所以,对于干部来说,无功也就无异于有过,决不能以“没有功劳有苦劳”而标榜。
那么,我们党的干部勤政所追求的政绩应是什么?显然这是一个必须弄清楚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这表明,我们党的干部讲勤政和追求政绩,只能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全部任务,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言论和行动的最高准则,这是党的一个根本原则。显然,在这个根本原则规定下的勤政和出政绩只有一种,这就是,以为民谋利、造福祉为目的,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善于从实际出发,既考虑眼前,又着眼长远,既有利于局部,又有利于全局,目标实在、措施扎实。这样的勤政结果和政绩价值,不仅仅是项目和GDP,而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既有物质成果,又有精神成果;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既有显绩,又有潜绩;既有“菜蓝子、米袋子”之类的“小事”,又有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大事。这样的勤政和政绩,真切实在,谁都能感受到,政绩越大,群众越高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领导干部就要为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着想,勤政实干,才能真正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
这里必须严肃指出,这个本来应当非常明确的问题,在有些党员干部那儿却弄不明白,或者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比如,有的“作秀”心气很高,喜欢把“示范园区”、“标志工程”集中建在路边,以求“眼球效应”;有的争彩头劲儿十足,不顾本地经济承受能力,举债筹资甚至挪用专款,竞相建“品牌广场”、“形象高楼”,以示“不同凡响”;有的醉心于虚假繁荣,把“口号秀”、“数字秀”、“报告秀”做得轰轰烈烈,以博取虚名,骗取荣誉;有的喜欢耍小聪明,把措施订得头头是道,可就是“措”而不“施”,以表态应付上级,糊弄群众,等等。尽管他们有时候也会忙得不亦乐乎,表面上看也是风风火火,似乎干了不少“事”,但却是以赢得领导欢心为指向,以捞取政治资本、升官发财为目的的。这样的“勤政”越多,群众的怨言越多;“政绩”越大,群众的负担和地方的财政包袱越重。显然,这种“勤政”与党的宗旨是相悖的,这样的“政绩”是不足取的。
有一种观点,勤政就是干实事,事项越大政绩越大。于是,有的干部为了出大政绩,只愿意上“大项目”、搞“大动作”这样的大事,而把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当作“小事”,甚至不屑一顾。这种理解和行为,其实是不对的。实事的大与小,并不在项目、动作的本身,而是在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凡是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攸关的事情诸如衣食住行,再小也是大事;凡是与群众根本利益联系不紧的事情诸如造标志物、建办公大楼之类,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在阿里工作期间,不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而且利用一切机会,多方面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他收养两名藏族孤儿,为了抚养孩子竟然去卖血;因病住院,像勤杂工一样打扫卫生。这些数也数不清的“小事”,影响感染着身边的干部群众,使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孔繁森就是这样,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地去做,为藏汉民族团结、保卫祖国边疆、稳定社会大局、密切党群关系作着贡献,为党和政府赢取信任和荣誉。这是什么?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敬畏。这是真真切切的勤政,实实在的政绩。而真正的勤政和政绩,会在人民心中立起永远的丰碑。
勤政,是一个艰苦的实践过程。唐太宗李世民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我们领导干部就是要用勤政来保社会主义江山。除了端正勤政方向和出政绩指导思想之外,还必须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勤政不是想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不干,何谈勤政?不干,什么政绩也没有!当然,“干”对于党的干部来说,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干,而是依靠“三严三实”形象影响和带领广大群众一起干;不是盲目地干,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努力运用科学方法,“有板有眼”地干。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人民群众称道的“勤政”形象,才能真正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 不占别人一分钱便宜2015-05-14
- 李智勇: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要当好“三严三实”的表率2015-07-07
- 以“三严三实”为镜 祛除八种“病症”2015-07-17
- “三严三实”: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2015-07-19
- 把“三严三实”贯穿改革全过程2015-08-31
- 践行“三严三实”,挺起“精神脊梁”2015-09-13
- 践行“三严三实” 走心更要笃行2015-09-14
- 在深入调研中体悟“三严三实”2015-10-16
- 于向东:推进“三严三实”常态化2015-10-26
- 以“三严三实”精神履职担当,吉林省纪委——“严”上用力 “实”上见功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