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地方谈】“打苍蝇”也是增强“获得感”
“打苍蝇”也是增强“获得感”
近日,天津市西青区纪委对某村原党委书记、原村委会主任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宁河区纪委对某村违反民主决策程序造成经济损失问题立案审查,原党支部书记、原村委会主任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月2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十八大以来,经过三年多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式的从严反腐执纪,各类反腐执纪机制日益严密,监督巡视制度更加健全,从织密监督网,到从严执纪问责,约束党员干部言行举止的规矩和纪委更加完善。一方面媒体和群众对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参与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主动,与体制内的党纪监督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密不透风的监督体系。另一方面,惩治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大,“打虎拍蝇”的节奏不停,腐败存量持续减少,已然动辄则咎,形成了“无禁区、无上限、零容忍”的新常态,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系越加严密完善,各级纪委不断将监督执纪力量聚焦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蝇腐”、“蚊腐”,旨在集中力量“打苍蝇”,根治基层腐败,营造健康的基层政治生态环境。
如何将基层“打苍蝇”行动的治腐成效最大化?如何让“打苍蝇”产生更大的民生增强效应?天津纪委“零容忍”式的惩贪治腐能切实的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以坚定的治腐“零容忍”态度,决不姑息的惩贪决心,从严从实的查案办案,接地气的调研核查、倾听民声、收集民意,把“知行合一”完美诠释,将反腐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高度统一起来,“拍蝇”不只是的一拍了之,而在于通过一整套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体系的操作和运行,既“拔烂树”、“治病树”又“护好树”,既聚力减少腐败存量又强力补足制度短板、修复政治生态。
为什么“打苍蝇”也能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两者看似不相关实则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蝇腐”多发生在群众身边,虽然涉及的腐败金额及腐败干部级别微不足道,但伤害的都是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对此有着咬牙切齿的仇恨。不少“蝇腐”案例显示,一些基层贪腐者连几十元、几元钱的低保款、救济金、粮食补助、土地补偿款也要克扣,贪的是弱势群众的保命钱,丢的是民心。“打苍蝇”就是在消灭基层政治生态中的“蛀虫”,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维护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权威形象和公信力。党风清、政风纯、干部作风良,则民风社风大变,清风正气的环境下,干部作风变、思想变、行动变,把注意力从“贪懒拖浮讦”等不正风气上挪移到务实惠民的本职工作上去,真正愿下基层、听民声、解民意、化民忧,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干部多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必然随之增强。
作者:伍文胥
- 【治国理政地方谈】谨防个人事项抽查成制度反腐短板2016-02-28
- 【治国理政地方谈】唤醒美丽中国建设的自觉性2016-03-03
- 【治国理政地方谈】讲实干、重实绩乃发展之要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