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怀仁堂:见证首届两会的红色殿堂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了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鸣响了新中国巨轮驶向辉煌未来的第一声汽笛。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巨轮隆隆启航。
政协首届全体会议与首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怀仁堂见证了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府组成到确定国名、国旗、国歌、国徽的全过程,见证着一件件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盛事。
人民政协的创立与新中国的成立
1949年北平刚一解放,郭英随军进城,作为筹备新政协的工作人员首批进驻中南海,任新政协筹委会庶务处招待科科长。“参加筹备会第一件事情是修整会议召开地点中南海怀仁堂。怀仁堂是个大四合院,南面是大门,东、西、北三面各有5间房,没有会议厅怎么办?当时想了一个办法,在院子中间搭起了一个棚子,作为临时会议厅。”
9月21日19时,全国人民渴望已久的为新中国奠基的盛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场内外洋溢着热烈欢庆的气氛。
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人民政协筹备会常委会主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开幕词,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当晚,怀仁堂门前,彩色气球上悬挂着墨绿色的飘带,门两侧彩旗迎风招展,会场之内上百盏宫灯、日光灯、水银灯交相辉映,使整个会场显得庄严瑰丽。
主席台的上方,悬挂着巨幅会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台的后幕上悬挂着政治协商会议会徽。会徽的下方,并排悬挂着孙中山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像。由于新的国旗还没有最后确定,两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662(含候补代表)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等46个单位和方面。与会者陆续入场,每人胸前都别着一枚刚刚赶制出来的新政协徽章。
当毛泽东等中共代表团成员步入会场时,全体代表一致起立热烈鼓掌欢迎。
毛泽东用洪钟般的声音致开幕词。他以沉稳、缓慢的语调庄严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听了这充满着自豪、自信的声音,怀仁堂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代表眼里噙着激动而兴奋的泪花。
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及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了国都、纪年、国旗、国歌方案。从9月27日开始,新华社播发新闻时将电头中的“北平”改为“北京”。
9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闭幕会。
会议选举产生由毛泽东等180人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和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63人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当天晚上,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盛大宴会,庆祝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的胜利闭幕。
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社论,专门论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就与历史功绩。
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一天,首都人民沉醉在节日的狂欢气氛中。全体政协代表和中央领导同志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新中国的诞生为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首届全国人代会召开与人民当家做主
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人民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的提高,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议题,开始列入中共中央的议事日程。1952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尽快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
1954年9月15日1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出席这次会议的1226名代表,是由45个选举单位(包括台湾,暂未选出代表)产生的,包括我国所有的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在这些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177名、妇女代表147名。
“当选人大代表,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恐怕对于我们民族来说,也是第一次。”来自高山族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田富达这样回忆。他还记得,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代表涵盖中国各个民族和阶层,各民族语言不同,大会主要为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配备了同声传译;对于一些来自偏远地区、完全听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代表,大会则为其配备了“一对一”翻译。
毛泽东主持开幕式,并作了题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开幕词。他指出:“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这个开幕词简短而有力,毛泽东以坚定的声音宣告了中国人民的总任务,他说的每句话都深深地打进了每个人的心坎。代表们一次又一次地热烈鼓掌。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图为开幕当天代表们步入会场。
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称“五四宪法”。
“五四宪法”由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历时7个多月,随后又进行了3个月的全民讨论,累计有1.5亿多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它的制定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典范,开启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纪元。
曾塑造电影《白毛女》中的“喜儿”形象的艺术家田华,时年26岁,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当全国人大代表,是人民把这份荣誉给了我。人大代表不是一个符号,也不是一种奖励,而是一种责任,是非常重的责任。”她珍藏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证书,证书内写着姓名、年龄、代表单位等,还盖有中央选举委员会的印章。
会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的人选,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的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人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等。毛泽东主席根据宪法的规定,提名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名,通过了国务院组成人员人选的决定。
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作家老舍,在文章里这样写道:“当我一拿到那张红色的选票,我的心差不多要跳了出来,我的手心出了汗。我不知道怎样才好了!我本要跳起来欢呼,可是喊不出;我的眼圈儿倒湿了……我投了票,看看前后左右的人,他们的眼里也含着泪。”
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礼堂见证红色历史
开国大典之后,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会场——中南海怀仁堂,成为中央政府的礼堂,经常举行各种政治会议和文艺晚会。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从此,人民政协不再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它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
这年12月,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自此区域代表和人民解放军部队不再作为政协的组成单位,政协主要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为基础组成。这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国人民政协章程》,重新规定了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多年来,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
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每次开会都在中南海怀仁堂。1958年夏天,为筹备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中央决定修建十大建筑。1959年9月24日,十大建筑之一的人民大会堂落成。1960年3月30日下午,第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从此,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的全体代表会议地点定在了人民大会堂。
毛泽东主席向大会提名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的建议书(左) 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党派代表签到簿(右)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还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成了迫切需要答案的问题。1954年12月,毛泽东与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的部分党外人士座谈时的一番话,给出了答案:“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不妨碍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人民政协随着国家根本制度的确立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迅速实现了自身性质与任务的转变。自1959年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起,全国政协会议与全国人大会议同时召开,政协委员列席人大会议,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和人大代表共商国是。
人民当家做主,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全国两会让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风雨同舟铸辉煌。政协与人大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通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由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由人民政府执行实施。这样一种政治体制,集中体现了我国广泛的人民民主。
如今,每年春天如约而至的全国两会,已是观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扇窗口。历史昭示未来。全国两会始终与国家、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连,不断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
文中所示档案为中央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3月15日 总第3347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中南海
- 好“young”的习近平丨他“最大的爱好”始终如一2021-04-23
-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2021.05)2021-06-02
-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2021.06)2021-07-02
- 李克强:中国将继续放宽外资准入2015-09-19
- 听“中南海讲师”讲讲“上课”那些事2013-07-12
- 记者观察:送餐机器人为何会走进中南海?2015-08-24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2020-05-08
- 习近平会见来京述职的贺一诚2021-12-22
- 中央政治局92次集体学习幕后揭秘2014-06-03
- 周斌忆中南海座谈会:总理寄语文化企业 “走出去”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