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加强保护生态、探索旅游扶贫,广西——山水秀 百姓富

2019-04-26 18:02: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核心阅读

  广西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83亿人次,同比增长30.6%;旅游总消费7619.9亿元,同比增长36.6%,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凸显,全域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

  发展旅游,环境为本,首先要全力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文旅结合,挖掘文化资源,则为旅游增添了持久魅力。旅游扶贫,更让村民在家门口捧上“金饭碗”,日子越过越红火。

  

  “仰望边关上挂着的五星红旗,心里特自豪,这是我在别处所没有的感觉。”在中越边境友谊关,来自广东的退休女干部王雪冰和同伴照完合影,很是兴奋。“花山岩画保存完好,充分展示了壮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广西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兴致勃勃地对游客介绍。广西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83亿人次,同比增长30.6%;旅游总消费7619.9亿元,同比增长36.6%,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凸显,全域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

  擦亮山清水秀金色名片

  广西人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如何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中越边境的德天瀑布景区去年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记者近期再次到访发现,原来游客时常出入拥挤的现象不见了,入口、出口已分开设置;原来停车后需要长驱数百米才得入,台阶上上下下十分累人,现在停车后转乘景区电动车很快进入景区,方便舒适、整洁卫生。

  2016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花山岩画景区,却是“一切照旧”,与记者两年多前看到的景象相比,并没有因为游客量的大增而新建一处高层宾馆或餐厅。宁明县文旅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姚广华介绍,根据自治区通过的保护条例,花山岩画核心景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8米,单体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50平方米。对这一保护条例,市县都做到了严格遵守。变与不变,目的都一样,即自治区文旅厅厅长甘霖所说:“发展旅游,我们首先要全力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挖掘文化资源持久魅力

  在人们的印象中,广西旅游资源最突出的是山水,近年来广西对文化资源的挖掘,给旅游更添上了持久的魅力。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首府南宁一下子增加了五六处新景点。

  乘船夜游穿城而过的邕江,北岸新恢复的一段古城墙诉说着古老邕州的历史,壮族始祖布洛陀的巨大雕像也分外醒目。近郊新落成的“东盟方特神画”景区,用4D剧场等现代手段展示东盟十国风情,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闻名中外的《徐霞客游记》,有1万多字叙及上林,上林也因他在此逗留时间最长,被誉为“徐霞客最眷念的地方”。进入霞客桃园景区,一座“徐霞客出游里程碑”赫然矗立,上面标示着这位著名旅行家的出游路线图,由中国地质学会徐霞客研究分会等各界专家共同设立。80岁的壮族奶奶韦青媛唱着山歌,指着青狮潭对记者说:“这就是徐霞客在游记里提到的‘观打鱼’之处,老人们都说,别处的鱼仅一寸长,此处则长四五寸,怪不得徐霞客多次来到这里。”自治区文旅厅副处长才巍介绍:“今年,我们将大力保护红军长征湘江战役革命遗址遗存,特别加强文物史料征集保护利用。”

  不出家门捧上“金饭碗”

  地处大石山区的边境城市靖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里有中国西南三大名泉之一的鹅泉。泉水边的小河上,村民正划着竹筏带客人漂流,旁边的草坪上,壮族少男少女正在为游客表演壮族传统民俗“抛绣球”。

  在离鹅泉不远的小镇旧州,曾获得“中华巧女”荣誉称号的76岁壮族奶奶黄肖琴,用“堆绣”手艺一针一线地绣着绣球。“我已经教出了1000多个徒弟,去年旧州生产绣球50多万个,产值1000多万元。”黄肖琴脸上透着喜色。靖西市新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杨召宇一边领记者坐着电瓶车,观看已经成片的格桑花田、红枫林、桃园、油菜地,一边说:“我们流转土地1500多亩,村民每年因此有每亩固定收益1000多元,还参加种花、竹筏漂流、抛绣球等公司劳务,仅鹅泉所在的念安屯人均年收入就已超过1万元。”

  “公司+农户”的乡村旅游模式也在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大显身手。这里的明仕田园群峰竞秀、碧水如镜,曾被选为多部电视剧的外景地。45岁的壮族女子黄光群在旅游公司当讲解员已5年多。“以前我在外打工,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我在家门口工作,昨天就接待了8批客人,上个月领到工资4500元。”

  上林县的鼓鸣寨(又名古民庄),有158座保存完好的壮族夯土民居,是清末和民国初年所建,隔湖远望,犹如一幅令人陶醉的水墨画。但是,寨子处于大明山深处,交通闭塞,且林地多耕地少,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微薄。2011年,政府引导成立了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修通公路,改造老村,兴建景区,村民通过门票分红、失地养老保险、就近劳务等,年人均纯收入近1万元,46户贫困户已脱贫40户。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