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2023-03-01 11:06:18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本报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自《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2019年1月印发实施以来,通过实施河湖生态补水和地下水回补,治理区河湖生态环境加快复苏,2022年补水河湖有水河长增至2284公里,形成水面面积736平方公里,分别为2018年的2.5倍和2.1倍。2022年治理区地下水开采量较2018年减少约40亿立方米,压减地下水超采量26.2亿立方米。

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南运河等主要水系先后实现水流全线贯通,永定河连续两年实现全线通水,白洋淀生态水位保证率达到100%,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与永定河实现百年交汇。

调水补水力度加大。2018年以来,通过引江、引黄等外流域调水向治理区供水330亿立方米,其中253亿立方米用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水源置换;77亿立方米用于河湖生态补水。在永定河、潮白河、白洋淀等48条河湖,持续开展常态化补水和夏季集中补水,累计补水240亿立方米。

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根据治理区3665眼地下水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分析,通过近5年治理,与2018年相比,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回升和稳定面积占比达92%,水位平均回升2.25米;深层承压水回升和稳定面积占比达97%,水位平均回升6.72米。治理区约90%区域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节水控水压采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强化重点领域节水方面,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37万亩,加强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在严格地下水开采管控方面,加大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力度,形成置换能力23.7亿立方米,累计关停27.9万眼机井。

责任编辑:刘胜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