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两会新华时评|3%:稳物价就是稳民生

2023-03-06 20:22:03 来源:新华社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物价关系经济运行,影响百姓生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定在3%左右,这一预期目标充分考虑影响物价的各种潜在因素,留有一定余地,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增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相对于全球高通胀的形势,物价涨幅定为3%左右,尤为难得。物价涨幅长期控制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为宏观政策调控留足空间,可以有效支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去年以来,我国精准把握政策保供稳价力度,物价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1月份,国内物价保持平稳运行,CPI同比上涨2.1%,大幅低于美国6.4%、英国10.1%的涨幅,继续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

受输入性通胀、翘尾等因素影响,今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但从供给基本面看,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开局良好,生猪产能合理充裕,蔬菜在田面积和水产品产量稳中有增,工业和服务业市场供给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开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中央部署,统筹做好保供稳价,如农业农村部启动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大培训,保障粮油稳产增产;宁夏、安徽等多地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预警等,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储备充实,市场价格平稳有序。

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有时会出现一定波动。我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科学把握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不搞“大水漫灌”,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具备较为完备的调控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效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能力。

物价涨幅3%,这个数字不简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价格调控能力和水平,以供应稳保障价格稳、以价格稳促进供应稳,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责任编辑:吴奕萱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