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运喜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2月25日新华网)
笔者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因为:其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的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概括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用24个字,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无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文化之中,而且主要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二,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思想文化源头。水有源,树有根,任何思想文明都有其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而是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割断历史,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否则就是数典忘祖。
其三,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有其时代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学的精粹,是文化的瑰宝,它虽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但是蕴涵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却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过时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熠熠生辉,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重视和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积极赋予其时代新内涵,深入阐发其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