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首页 > 2014专题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评论综述 > 正文

《家风是什么》研讨会召开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03-26 21:48:00 来源:光明日报 网友评论 0 进入论坛
二月二十七日,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主流媒体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是央视今年春节期间创新推出的一档宣传核心价值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节目,也是央视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家风报道的成功运作和良好效果,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第一,央视作为国家主流媒体,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理直气壮地宣传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宣传毫无疑义地应当在媒体宣传中占据突出位置。基于这样的考虑,央视主动设置议题,策划推出了该系列报道,力图旗帜鲜明而又入脑入心地宣传核心价值观。中央领导称赞家风报道“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报道播出后,说家风、话家风成为千家万户的热门话题,广大网民热衷“晒家风”,全国媒体纷纷关注和评论家风,学术界出现一批专门阐述家风的理论文章,我们认为,这是全社会对央视宣传的最高肯定。

  第二,宣传核心价值观,提升舆论引导力,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

  首先是选题上的创新。我们认为,把家风作为核心价值观宣传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让老百姓用朴实的语言诠释家风,充满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散发出清新自然的文风。二是报道形式的创新。在海采中,我们采取讲家风背后的故事、进而聚焦文化历史传承的采访模式。在手法上,要求把记者框进镜头里,让镜头动起来,跟着采访对象走,镜头尽量不要断,要有现场对话。采访对象上,把冯骥才、王蒙、梅葆玖、钟南山等一批知名学者、社会贤达纳入海采范围。最终,我们把老百姓的俗语方言大白话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来,构成了“中国家风”的原生态底色,让人爱听爱看。三是报道载体的创新。我们注重立体联动、多形态呈现,在《新闻联播》以头条、提要的方式连续挂标播出八集,并配发编后、评论,同时在《朝闻天下》《共同关注》等时段加长播出,在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客户端与网友互动,及时更新网友反馈。

  第三,新闻节目一定要“接地气”,从人民群众中捕捉时代主题,体现人文情怀。

  我们从一开始就提出,节目不仅要紧扣亿万中国人内心的现实关切,而且要把中华文化的传统内涵和当代国人的价值追求巧妙结合起来。而选择在中国人对“家”的情感浓度最高的春节期间,向亿万中国人和海外同胞发问“家风是什么”,可谓时机切合,恰到好处。正因如此,在海采过程中,无论是平常百姓,还是名门之后,不管是国内观众,还是海外同胞,面对这个既让人感到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话题,侃侃而谈,有感而发,甚至潸然泪下。在百姓海量的回答中,那些体现中华民族优良品质和民族精神的内容,那些我们今天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得到了最生动、最直观、最真实的呈现。

  第四,新闻节目要从传播的社会价值中体现媒体的责任感。

  在整个报道中,央视共派出国内外95路记者,搜集了4000多人的家风回答,仅视频素材就长达175个小时,而最终只有近百人的精彩回答呈现在屏幕上,也就是说最终只有1%的内容播出。这种采播方式为我们今后做好“中国梦”的宣传报道奠定了扎实的舆论基础,摸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报道途径。(中央电视台台长 胡占凡)

初审编辑:冷雪颖 二审编辑:冷雪颖
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