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月26日《新京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用“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尽显真善美,体现了人们的道德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而“落细、落小、落实”六字,正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接地气”的不二之选。
“接地气”需要“落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难点,其生命力也恰恰在于认知认同基础上的从细节入手,见微知著。当务之急,需在个人层面彰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从生活点滴、工作细节入手,从潜在的心理需求出发,强化道德养成,注重道德践行,通过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付出,从刻意为之到习以为常,再到常为小善、修身立德之目的。
“接地气”需要“落小”。一是要从“小孩”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二是要从“小事”入手,通过身边的平民英雄、凡人善举来树立可亲可敬的标杆,让群众切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与亲和力,进而升华为一种踏实、坚定的价值追求,从中获取前行的力量,最终实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接地气”需要“落实”。在宣传教育上,要创新方式、方法和载体,用群众的语言说话,把“书面语”转化为“口头语”,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懂、听了信;在带头示范上,党员干部要告别“假大空”,叫响“向我看”、“跟我来”,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在政策导向和法律推动上,建立和规范相关礼仪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弘扬“正能量”。
如此找准人们思想的共鸣点,紧扣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增强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实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落地生根、蔚然成风。我们相信,只要人人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常怀善念,常行善举,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核心价值观也必将实至名归,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坐标和人们心灵的罗盘,激荡起实现中国梦的澎湃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