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孟州市谷旦镇米庄村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摘掉了穷帽子。图为6月19日,村民党市民正在收获红彤彤的油桃。聂小品摄
缺乏“造血”功能,没有产业支撑,贫困地区难以走上稳固长效的脱贫之路,发展才是脱贫的根本路径。此次出台的《河南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资源为基础、坚持以科技为依托、坚持以规模经营为引领,精准勾画我省的重点脱贫产业、脱贫模式、脱贫平台等,将有力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重点脱贫产业
在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围绕增强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能力,积极发展投资少、风险小、带动大、发展快的脱贫产业。
特色农产品产业
在贫困地区着力发展地域优势突出的特色种植业,支持建设一批生态好、效益高、质量优、品牌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扩大苹果、核桃、油茶、板栗、猕猴桃等特色林果产品和山茱萸、丹参等中药材生产规模,做大食用菌产业,发展特色花卉、苗木、优质茶、特色油料作物等产业。
畜牧养殖产业
优化贫困地区畜禽养殖结构和生产布局,扩大豫西、豫南浅山丘陵贫困地区的生猪养殖规模,建设豫西和豫西南贫困地区肉牛养殖基地、沿黄和豫西南贫困地区奶业基地、豫东肉禽和豫南水禽生产基地,推动沿黄、沿淮和豫西南贫困地区水产基地建设等。
优质粮食产业
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扩大强、弱筋优质专用小麦比重和青贮玉米、鲜食玉米比重。加强生物育种、绿色栽培和农技装备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推行种养循环、农牧一体发展模式。推广优质粮食订单生产,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构建产业优势突出的优质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设施农业
积极扩大名特优新蔬菜生产规模,运输便利的贫困地区重点发展速生绿叶菜类和精细菜类蔬菜生产,运输不便的贫困地区重点发展耐贮运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加快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支持贫困地区实施产地预冷工程,大力开发速冻蔬菜、鲜切蔬菜、脱水蔬菜、蔬菜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
乡村旅游产业
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建设伏牛山旅游通道,完善桐柏—大别山、豫东平原贫困县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贫困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实施乡村旅游后备厢工程等。
特色加工产业
发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果蔬加工、油脂加工、肉类加工、速冻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积极承接针织服装、运动服装、休闲服装、童装、制鞋等服装服饰产业,引进培育包装印刷、玩具、手工艺品等特色轻工产业,增强贫困地区就业承载能力。
电商流通产业
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建设县服务中心、乡服务站、村服务点三级电子商务及配送综合服务网络,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农资代售、快递代理等服务,对贫困户、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开办网店给予补助和小额贷款扶持,免费对村服务点和农村网站经营户进行专业培训。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贫困地区推行种养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深入拓展农业的生态美化、旅游休闲、文化传承、健康养老、科普教育等功能,积极发展光伏农业、立体农业、庭院农业、信息化农业、智能化农业、创意农业、工厂化农业等新型业态。
专家点评
产业扶持脱贫方案抓住了关键点。贫困农民种粮之外,“不知道该干点什么”的占多数,“不知道该怎么干”的也不少,“什么都不会干”的人是极少数。产业帮“扶”就是让贫困者有业可“持”,就像让残者有杖、盲者有策、疾者有倚,贫困家庭增收的动能被有效激活。
结合贫困地区要素特质兴办脱贫产业,产出成本要低得多。依托资源优势兴办农家乐、旅游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在生产运营环节从业受益或产业链上增收,减少外出务工支出,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兼得。现代养殖业看护管护成为重头,老弱残疾农民也能参与其中,在场挣钱与居家养病两厢兼顾。贫困地区发展电商,畅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适应外部市场导向,电商聚拢形成营销龙头,发育壮大三产,吸引二产落地,培育一产规模化生产,能够助推基地化发展和成片脱贫。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性强的产业扶持事半功倍。托管帮扶借助合作社使耕种增收降成本,社会帮扶充分彰显制度的优越性,股份制帮扶可推动规模化发展,资产收益帮扶让贫困家庭摆脱土地束缚,土地权属与外出务工双获益……6
——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处长王民选
产业扶持脱贫模式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与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协商确定具体产业扶持脱贫模式。
直接帮扶模式
对有劳动力、有能力、有土地,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对象发展脱贫产业的,给予一定额度资金帮扶。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可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
托管帮扶模式
对无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不足、无法转移就业的贫困户,将土地等生产要素托管给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
合作帮扶模式
支持贫困村组建专业合作社,可将贫困户享受的到户增收补贴、小额贷款等资金进社入股分红。
社会帮扶模式
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与贫困村合作发展产业。
股份帮扶模式
鼓励探索将脱贫对象的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或将贫困户的项目补助资金入股,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
资产收益模式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确权颁证,支持贫困户通过租赁、委托经营等形式获取资产性收益。
代种代养帮扶模式
对采用借母还犊、寄养付酬、返租倒包等模式带动贫困户的企业和专业大户,在品种引进和改良、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等方面给予项目支持。6
脱贫故事
荒山变宝山
鲁山县梁洼镇一片600多亩的荒坡上,如今安放着数万张太阳能板,漫山遍野,蔚为壮观,已经并网发电。记者从镇政府了解到,这片地土层薄、缺水源,过去只有个别群众开点荒,而且全是靠天收。
现在这片地则变废为宝,成了群众致富的好帮手。梁洼镇这处光伏电站,一亩地付给村民400元租金,还能安排四五十名当地贫困群众就业。
目前,鲁山利用荒坡面积大的特点,融入新能源产业大潮,已引进了240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不仅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还可为贫困乡镇提供3.6万个工作岗位。光伏企业还将建立扶贫开发基金,助力贫困群众发展致富。6
脱贫有了“保险箱”
从去年开始,扶沟县一改过去把财政扶贫资金分散撒胡椒面的做法,以直接参股投资、土地流转入股、务工折资等多种模式,让贫困户和种植、养殖、加工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避免扶产业不扶贫的现象。
汴岗镇于营、温楼、五所楼三个村的241户贫困户,每户以5000元财政扶贫资金入股越秀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经营优质胡萝卜项目。
合同规定,对直接参股投资的贫困户,将采取最低保障收益与股份盈利分红相结合的办法。当经营中低于最低保障收益时,园区按最低保障收益标准分配;而当高于最低保障收益时,则按实际股份利润分红,让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有了可靠保障。
(记者 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