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不久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取得了巨大成功。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闭幕辞中指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就“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达成共识,一致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以下简称《蓝图》)。这意味着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破解持续低迷增长难题背景下,G20首次提出以创新驱动全球经济增长,提升中长期增长潜力。
G20已成世界创新活动主体
G20能否完成《蓝图》的规划?我们的答案是:完全可能,因为G20已经成为世界的创新主力军,又是世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完全有能力“从根本上寻找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之道,紧紧抓住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要素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并制定一系列具体行动计划”。
众所周知,G20成员数虽然仅占全世界240个经济体总数的不足10%,但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重大。2015年,G20的GDP占世界GDP(PPP)比重为77%。G20不仅是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发动机,还是最重要的世界创新活动主体,对创新驱动全球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需要采用量化科技创新指标来反映G20的科技实力及对世界的影响。我们定义的科技实力是指实现科技创新目标的能力,是指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投入能力、全社会使用最新技术能力之总和。
具体的量化指标包括国际科学论文发表量、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总额、互联网用户总数,由此来衡量上述四种能力及科技实力。我们假定任何国家的科技创新活动都会产生溢出效应,包括科技创新投资,科技创新成果,以及科技创新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电信联盟提供的数据,2015年,G20研发经费支出(PPP,2011年国际美元价格)占世界总量比重为69.06%,科技论文发表数占世界总数比重为85.42%,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世界总数比重为92.98%,互联网用户占世界总数比重为72.65%。根据以上四个指标所构成的评价体系来衡量,2015年G20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为80.03%,高于G20经济实力占世界总量的比重(77.33%)。
G20内部南北科技实力大趋同
2000年以来的15年间,G20内部科技实力变化显著,首次出现了南北方国家科技实力大趋同的趋势,大大改写了北方国家主导世界科技格局的原有版图。突出表现为:
G20集团中的南方国家(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14.56%提高至2015年的38.78%,平均每年提高1.62个百分点,这与南方国家经济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持续上升趋势基本一致,但是相当于经济实力占世界比重提高幅度(12.97个百分点)的近两倍。
G20集团中北方成员(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明显下降,从2000年的69.41%下降至2015年的41.25%,平均每年下降1.88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9.53个百分点、8.69个百分点和8.44个百分点,这既与国际金融危机有关,更与三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基本一致。
G20南方国家正在成为世界新兴的科技创新国,与北方国家科技实力的相对差距大大缩小,从2000年的4.79倍缩小至2015年的1.06倍。这与南方和北方国家经济实力相对差距下降是一致的,从2000年的2.02倍缩小至2015年的0.98倍。由此可见,2000年前,南方与北方国家科技实力的相对差距大于经济实力的相对差距,2000年后,出现南北趋同之势,科技实力趋同速度高于经济实力趋同速度。
中国成为全球创新活动领头羊
为什么南方和北方国家会出现科技实力大趋同?是哪些国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在G20南方国家中扮演领头羊角色的正是中国。中国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大幅度提高,从2000年的4.33%提高至2015年的23.81%,提高了19.48个百分点,几乎平均每年提高1.30个百分点,占南方国家提高幅度(28.16个百分点)的80%。这显示了中国15年来的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而且还产生了极大的全球溢出效应和明显的正外部性,正在为世界科技创新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成为南北科技实力趋同的助推器。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也在提高,从2000年的1.42%上升至2015年的4.47%,在世界居第四位,排在中国(23.81%)、美国(17.03%)、日本(6.15%)之后,成为世界新兴科技创新中心,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正在收获科技创新红利
2000年时的中国,科技实力不仅低于德国、日本,更是大大低于美国。2000年开始,中国后来居上,与发达大国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从2000年到2015年,中国研发投入(PPP,2011年国际美元)占世界总量比重从3.3%提高至17.07%,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世界总量比重从3.77%提高至35.1%,科技论文占世界总数比重从4.85%提高至20.43%,互联网用户数占世界总量比重从5.42%提高至22.71%。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科技创新战略和规划的长期红利:从“十五”计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到“十二五”规划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十三五”规划将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之首,并将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科技进步贡献率、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实施国家创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谋划重点突破方向,积极牵头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这一切都是中国从“增长优先”转向“创新优先”的标志,旨在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切实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
从创新中国到创新世界
正是基于中国的创新理念、创新实践、创新成果,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提出了全球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国设想”,即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提出了“中国方案”,制定并通过了《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创新、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为此,《蓝图》明确了二十国集团通过创新促进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的目标;核准了总体工作方式,加强G20集团各工作机制以及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明确开展四大行动:创新行动、新工业革命行动、数字经济行动、结构性改革行动;还提出了更加广泛的跨领域行动:加强多层面伙伴关系、支持发展中国家创新、提高技能和改善人力资本。
如果说“十三五”规划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蓝图的集大成者,那么《蓝图》则是世界首份创新增长路线图,这就形成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良性互动,开创了建设创新型中国与创新型世界的新征程。中国还会为世界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预计到2020年,中国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将达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