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20专题 > 你好,2035 > 畅想2035 > 正文

杂技路上的追梦人

2020-12-31 13:4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记者第一次真正见到张旭,是在12月25日山东省杂技团大型原创杂技剧《铁道英雄》的新闻发布会上,她在剧中扮演地下交通员凤兰,昂首挺胸,一身正气。印象中的她,却是2013年魔幻杂技剧《聊斋遗梦》中那只知恩图报的“狐仙”,美丽善良,灵动飘逸。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人民勾画出“十四五”发展蓝图,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2035年,中国会是什么样?未来,我们将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即日起,鲁网记者将分赴山东各地,对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多个行业展开深入采访报道,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融媒体传播手段,展现时代脉动中,“你”“我”的故事。你好,2035;新时代,我们来了。

  鲁网12月31日讯(记者 宋莉)记者第一次真正见到张旭,是在12月25日山东省杂技团大型原创杂技剧《铁道英雄》的新闻发布会上,她在剧中扮演地下交通员凤兰,昂首挺胸,一身正气。印象中的她,却是2013年魔幻杂技剧《聊斋遗梦》中那只知恩图报的“狐仙”,美丽善良,灵动飘逸。

(《铁道英雄》海报 山东省杂技团供图 摄影:崔元)

  “练功很苦,但这是我的选择。”

  《铁道英雄》是山东省杂技团排演的一部大型原创杂技剧,从采风、创作、排练到现在已近一年,主要讲了铁道游击队队长老铁和地下交通员凤兰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浴血奋战的英雄群像。

  当天,发布会现场的演员席位上,坐满了“老铁”“凤兰”及其他主要角色的扮演者,女主凤兰共有5名扮演者,张旭是其中一名。她安静地坐在那里,清冷的气质让她在整个人群中脱颖而出。真正交流起来却发现,她只不过是个单纯可爱又随和的姑娘。

  张旭2001年进入山东省杂技团,2007年毕业,但接触杂技时仅有6岁。“那时候上了一个业余杂技班,类似于现在的钢琴、舞蹈培训班之类的,因为身体条件好被老师看中。”谈起小时候的自己,张旭忍不住笑,“当年太小,看到别人在台上蹦蹦跳跳觉得有趣,还以为杂技就是舞蹈,加上自己又喜欢跳舞,被老师选中还很高兴,家里人的劝阻也不听,就这么一头扎进了这个行业。”

张旭(左)供图

  想象一下现在六七岁的小女孩,扎着羊角辫,可能还在跟小朋友们一起玩芭比娃娃。但以柔术进团的张旭,那时却已远离舒适的童年,开始了每天练功的日子,跑步,仰卧起坐,俯卧撑,腿,腰,顶,跟头,这些领进门的基本功,组成了她的日常生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功是一件很苦的事,“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学员时期,每天从早上天不亮开始一直练到晚上,天天如此,那种辛苦让张旭一度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她想过退出,想过放弃,舒舒服服的日子不香吗?为什么要这么“虐待”自己?

  回头看看这一路走来的自己,再想想家人当初对自己说过的话,她慢慢地冷静下来,是呀,自己的选择只能自己负责。她强迫自己静下心,摆正心态,重新正视杂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竟渐渐认同并爱上了这个行业。

  “从《聊斋遗梦》到《铁道英雄》,圆了我的梦。”

  2013年4月,魔幻杂技剧《聊斋遗梦》在山东省杂技团首演,20岁的张旭在剧中扮演女主“狐仙”。书生与狐仙相爱却枉死,狐仙为救书生最终玉损香消。聊斋古老的传说以杂技的形式被搬上舞台,很受观众追捧。

《聊斋遗梦》中张旭扮演的“狐仙”(张旭供图)

  台上唯美唯幻,台下勤学苦练。杂技界素有“地上的不上天、天上的不入地”之说,但在《聊斋遗梦》中,演员们“上天入地”,爬竿、吊环、皮筋、钻圈……这些技艺是每位演员的“必修”项目。为表现狐仙的灵动飘逸,张旭多处表演借助了吊环、绸吊等高空动作,“那之前我从未接触过高空,和常人一样有点恐高,但最后只用几天的时间我们就练成了一个高空项目。”说起当时的情形,张旭颇有点自豪。

《聊斋遗梦》剧照 (张旭供图)

  台上,书生终究没能和狐仙相守一生,台下,书生的扮演者却和“狐仙”张旭走到了一起。“我和我的先生因为这部剧相识相知,编导张戈刘小荷夫妇可以说是我们的媒人,”谈起先生,刚结婚不久的张旭眼里隐藏不住的欢喜,巧合的是,目前正在排练的《铁道英雄》,导演也是张戈,张旭和先生也再一次舞台上相聚,分别扮演“凤兰”和“老铁”。

《铁道英雄》中的“凤兰”和“老铁”(张旭供图)

  从“狐仙”到“凤兰”,从“书生”到“老铁”,经过多年的历练,他们已经成为彼此最有默契的搭档。“从《聊斋遗梦》到《铁道英雄》,这一路走来,感觉圆了自己的一个梦。”张旭说。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也是张旭用汗水和努力换来的。

  “如果有一天退出舞台,我会感到遗憾。”

  对于杂技演员来说,身体是最大本钱,但练功不可避免会受伤。“结婚后,家人和朋友都和我说,年龄到了,该考虑一下自己的个人生活了。”言下之意,就是让她不要再那么执着于工作。但张旭不这么想,“我喜欢在舞台上表演的那一刻,更享受观众给予的掌声,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认同和赞赏。如果有一天退出舞台,我会感到遗憾,可能还会有一些伤感。”

  谈到明年的计划,张旭表示,“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和大家一起完成我们团排演的新戏《铁道英雄》。”

《铁道英雄》海报 (张旭供图)

  “杂技一直在不断创新 未来的表演形式会更丰富。”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近两年,在山东省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山东省杂技团也在尝试一步步从“技艺文化”向“内容文化”转变,力求讲好山东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贡献自己的力量。

  《铁道英雄》是一部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杂技剧,在形式上,该剧突破了以往杂技剧以炫技为主的固有模式,以“技”讲“剧”,演员不仅要完成高难度的动作,同时还要用肢体语言充分演绎剧情,这就使人物形象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对此,正在紧张排练的张旭深有感触,和歌剧、舞剧不同,杂技是用肢体表演、是不需要说话的。但同时又和其它行业一样,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新动作,学习新技巧。

    杂技文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求新求变,推陈纳新,呈现出杂技艺术的新形式,才能与时俱进。“有没有想过你从事的这个行业将来的发展变化?”“其实,杂技一直在不断创新,以后也会和舞蹈或其它元素更融合,表演形式也会更丰富,就像《铁道英雄》‘微山湖’场景中的U型绳,就是第一次出现在杂技领域的表演方式。”谈到杂技行业未来的发展,张旭充满了信心,“会越来越好的。”

  采访收尾的时候,记者拿出“你好,2035”的牌子,递给她合照。

  “有没有想过15年后的自己?”

  “15年对我来说太遥远了,”张旭笑着说,“但我喜欢表演,所以,我想未来的我依然会在杂技这个行业,坚守自己的岗位,或许已经退居幕后,从事一些和音乐编辑、舞蹈、编导相关的工作,但不论在哪里,我相信都会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舞台’。”

  点开张旭的微信,背景图是《聊斋遗梦》的剧照,下面的签名则是“抛开一切,做回自己。你要像美丽的孔雀一样昂首阔步。”

  就像签名一样,这个略有些安静的女孩,张开隐形的翅膀,一路追逐着梦想。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初审编辑:李颖 二审编辑:王森
分享到:
./W0202101086024584692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