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首页 > 2013专题 > 李克强出席中东欧国家 > 分析评论 > 正文

中国与中东欧之间的“重新发现”

2013-11-26 16:30:00 来源:新华国际 网友评论 0 进入论坛
9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成立大会暨首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外方代表。

 

  9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成立大会暨首次国家协调员会议外方代表。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近日又得到强劲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在北京成立,并举行了首次国家协调员会议,以此为起点,双方务实合作渐入轨道。从历史和当前形势来看,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的相向而行,并非双方的心血来潮,更非只顾眼前的权宜之计,而是双方在传统关系基础上对共同利益“重新发现”的必然结果。

  命运多舛的中东欧地区

  说起中东欧国家,中国人并不陌生。从波罗的海到多瑙河,从肖邦到居里夫人,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到“鼹鼠的故事”,这片分布着16个国家、生活着1.25亿人口、面积占欧洲土地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广袤土地,从来不乏灵秀和美丽,但也饱受屈辱和煎熬。在历史上这里曾是欧亚文明的冲突地带,近现代时期沦为欧洲列强的逐鹿之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当中东欧国家还未完全从战争的噩梦中苏醒过来时,又成为了冷战时期两极对峙和争霸的前沿。在冷战格局瓦解后,中东欧国家开始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并在本世纪初纷纷加入欧盟,希望通过利用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和资金得到发展,开创和平、繁荣和稳定的新生。但席卷全欧洲的债务危机不期而至,经济基础原本就较薄弱、在市场和资金方面又严重依赖欧盟的中东欧地区受到很大冲击。16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外贸下滑、货币贬值、股市下跌和融资成本上升、债务负担加剧等问题,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和投资的缺陷暴露无遗,根据初步估算,中东欧国家银行欠西欧国家银行的债务总额高达1.7万亿美元。尽管短期内中东欧国家的总体金融风险尚属于可控范围,但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正逐渐消耗该地区的经济基础、削弱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力,并已经在一些国家引发了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

  密切合作源于相互需求

  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政治领导人谈及相互关系时,“传统友谊”是一个时常被提及的词汇。受国际形势变化和各自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也经历了一个相对曲折的发展过程。有人将这一过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从1949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友好”时期,六十年代到1978年的“冰冻”期,1978年到1989年的恢复期以及此后的稳定发展期。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同处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率先承认新中国,并普遍对华友好,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下给予了中国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支持。尽管由于意识形态分歧和受大国控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在六七十年代陷入低谷,但双方积极适应各自的变化、尊重各自对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相互关系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在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前后,中国于2004年分别与波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建立起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关系逐渐成为中国与欧洲总体关系的重要一部分。

  在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首先,由于以往中东欧国家在经济上过于依赖欧盟,中国与这一地区的经贸合作仍处于较低水平。16国对华贸易总额仅相当于中国与意大利一国的双边贸易额,16国对华投资仅相当于奥地利一国对华投资,双方贸易和投资增长的潜力巨大。其次,欧盟在经济和债务问题上自顾不暇,迫使中东欧国家在欧盟之外寻求新的市场和投资来源。作为新兴国家代表并与之有着良好关系基础的中国,成为中东欧从外“借力”、维系增长的首选。对于这种需求,匈牙利总理曾形象地比喻道,“我们坐在欧盟的船上,但需要来自东方的劲风”。第三,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中国企业和投资“走出去”的任务更加迫切,投资和经营环境较好、政策和舆论环境较为宽松的中东欧地区成为这些企业和资金的理想选择。在中方于今年4月首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后发布的“十二项举措”来看,促进经贸合作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和基本出发点。因此,正是由于深厚的传统关系基础和形势变化,来自于中东欧地区的政治、经济需求与新形势下更加均衡和细化的中国对欧政策一拍即合,成就了双方的“重新发现”,开启了中国与中东欧关系的一个新阶段。

  仍然面临问题和挑战

  尽管开局良好,但中国与中东欧合作仍将在未来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中东欧地区是发达经济体中的落后地区,兼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特征,在中国与该地区合作中没有先例可循,双方必须以务实态度和探索精神开展合作。其次,中东欧各国尽管彼此相邻,但又各具特点,如何在合作中既把握共性又尊重个性,将是对双方智慧的考验。中东欧地区既有欧盟成员国,也有非欧盟成员国,既有欧元区国家,也有非欧元区国家,最富裕国家与最落后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接近10倍。它们的发展水平、政策优先和对外需求不尽相同,在与中国合作中的愿望和关切也各有差异。第三,如何正确处理政治、经济以及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对于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至关重要。在转型过程中,中东欧多数国家接受了欧盟有关民主、人权的观念,一些中东欧国家也曾在一些问题上生事。如何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大框架下将共同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仍然需要考验双方的政治智慧和决心。第四,合作应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要善于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又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进一步推动合作。目前,由于中国企业和资金进入中东欧尚处于起步阶段,双方都需要相互适应与磨合,出现问题在所难免,需要在不断坚定共识的基础上合理解决问题,务实推进。最后,中国发展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是服务于中欧合作的大局,作为中欧合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丰富了中欧合作的内涵,扩大了中欧合作的范围和影响,与现有的各种中欧合作框架并行不悖、相互促进,并非出于所谓“分化”欧洲的目的。双方都应坚持这一发展方向,并用实际行动来对各种质疑做出有力的回应。 (崔洪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主任)

初审编辑:方媛媛 二审编辑:方媛媛
中东欧;中国;合作;欧盟;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