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世界领袖”,得有“世界眼光”
今年是“9·11”事件十周年,面对恐怖主义带来的灾难,美国人应该反思的东西很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典礼上说“美国愿意再一次做世界的领袖”,如果美国以“世界的领袖”自居,那么它就必须得有点“世界的眼光”才行。
二战结束后,美国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又与其他国家一道确立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这个新的秩序虽然有很多不公正的地方,但是相比之前的英、法殖民主义秩序来说,更加公正合理。这个时期的美国承担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然而今天,以“世界的领袖”自居的美国,管理起世界来却让人感到恐惧。美国政治家骨子里有种“天赋使命”的冲动,一方面要把美国价值观和模式推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想全力维护超级大国的世界地位。为此美国为自己的国家利益不惜发动多场战争,教训不听话的国家,“顺美国者昌,逆美国者亡”成为其对外政策的主导模式。尤其是在地缘政治极其复杂、宗教盘根错节的中东地区,美国长期双重标准的对外政策激发了阿拉伯民众的反美情绪,再加上宗教极端主义者的蛊惑和组织,“9·11”的悲剧发生在美国也就有了一定的必然性。“9·11”就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极端恐怖势力的狰狞面孔,也照出了美国对外政策自私自利的一面。
可惜的是,美国没有好好利用这面镜子。在小布什总统针对“9·11”的讲话中,曾提到“他们为什么要仇恨我们”,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然而,无论是小布什还是奥巴马,他们都没有理性地反思自身,只是把“9·11”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恐怖主义的野蛮和邪恶。思想决定行动,“9·11”后的美国依然我行我素。除发动了两场反恐战争,清剿恐怖主义战犯外,在对外政策上更加单边主义,在一些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美国依然肆意妄为。且不论美国在全球变暖问题上的不合作行为,在最近的美债危机中,美国两党政客宁肯忙于党争,也不考虑世界经济崩溃的危险。
由此可见,在美国政治家眼里,世界是美国自己的世界,其他各国只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不是平等合作的伙伴。这样的美国不是二战前后的美国,更与其自诩的“世界的领袖”身份不相符合。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行为不仅让一些国家对它敬而远之,更让一些国家的民众认为美国是另类“恐怖”的策源地。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行动如何能彻底铲除恐怖主义呢?
当世界大同尚未实现,各国更需要团结合作来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秩序,在这个过程中,世界主要大国更需要发挥表率作用。但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21世纪的世界,早已经超越了帝国时代,单纯依靠强权和暴力就可以征服所有国家和民众的时代已经结束,抑或是即使你强行征服了某个国家,也难得到民心。
美国如果一定要以“世界的领袖”自居,那就应该放弃自私的霸权主义外交政策,在对外政策方面更加具有世界眼光和风范。 比如平等待人,不要总以高高在上的眼光看待其他国家,要把其他国家视为人类共同体平等的一员,要把其他国家看成美国真正的兄弟、朋友。对待兄弟、朋友要多讲民主,少用些专制手段。多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不要总把异于自己价值观的国家视为洪水猛兽。
比如,慎用或者尽量不用战争手段,不要动不动就拿战争来惩罚别人。战争既浪费资源,又会造成人道主义灾难,还会制造不必要的仇恨,更主要的,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处理争端,多采用协商、谈判的方式解决。动辄发动战争,于己于人都不利。
比如,多承担点责任,少谋取点利益,不要把所有的利益都往自己兜里放。美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是世界上国力最强的国家。因此,美国完全可以适当放弃一些次要利益,多照顾穷国、弱国。另外,对于关系世界和平发展的贫穷、饥荒、气候变暖等棘手问题,美国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不要在这些问题上站在世界的对立面。
等等。
如果美国做到了这些,肯定会在世界上拥有更多的朋友、合作伙伴,也能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许这个世界根本就不需要一个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的领袖,而是需要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开放精神。
只是,我们不知道美国会不会改变自己。“9·11”事件十周年了,这恐怕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 乔良少将:每次纪念只有谴责没有反省2011-09-11
- 美国经济,站在倾斜的顶峰2011-09-11
- 一位旅美中国摄影师眼中的“9·11”十年2011-09-11
- “9·11”是美由盛变衰的转折点2011-09-11
- “突然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201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