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是美由盛变衰的转折点
一名行人匆匆走在美国街头,时至今日,美仍难走出金融危机阴影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转眼过去十年了。这十年间,美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历经十年反恐,世界是不是变得更安全了?有请庞中英教授为您解读。记者 狄凯]
1幸灾乐祸是不成熟的表现
山东商报:当年您通过什么渠道得知“9·11”事件发生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庞中英: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是我原先在外交部的一个同事给我打电话,让我赶紧看电视,说有不得了的事情发生了。我打开一看,烟雾冲天,惊恐的人们四散奔逃,场面十分可怕。
当时感觉太不可思议了。这样的事件,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用飞机去撞击摩天大楼,不但是闻所未闻的,也是不可想象的。
山东商报:事件发生以后,有一部分中国人表现出了幸灾乐祸,对这样的现象怎么看?
庞中英:当时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中间,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幸灾乐祸,当时我亲眼所见,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难以言喻的兴奋。我还听说过一件事,当时有一个中国记者团刚好在美国,看电视得知了“9·11”的发生,其中一个人鼓起掌来了。媒体报道以后,这人就被驱逐出境了。当事人亲自跟我讲述过这件事。
这种幸灾乐祸,可能也代表了十年前中国人对美国人的一种印象,以及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这和今天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世界观的一种倒退。因为,即便在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说,要把美帝国主义和美国人民区分开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分,比如把美国人民和华尔街的势力、美国的金融资本加以区分。
所以到了后来,大家恢复了理性以后,就没有人再公开表示幸灾乐祸,反而是有一些人走到另一个极端,他们像全世界的其他一些地方的人一样,说着同样一句话,在今夜,我们都是美国人,就是所谓“一夜美国人”。当时北京、上海有些年轻人,搞烛光晚会,用西方的这么一种方式,来悼念死难者。这两种方式可以说都是比较情绪化的一种表达,在今天看来都不是很成熟,缺少思考。
阴谋论只因调查报告不服众
山东商报:“9·11”事件已经发生了十年,但是伴生的阴谋论——“9·11”是美国政府搞的,大楼不是飞机撞塌的,是导弹炸塌的——一直很有市场,这是为什么?
庞中英:阴谋论在欧美,尤其是美国,一直是存在的。阴谋论最发达的地方,就是美国,这和美国这个国家的形成有关系。因为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真正控制美国的是某些集团,是少数人。他们要控制和统治美国的话,仅仅靠一些我们所能看到的民主决策等等一些东西,是达不到目的的,它必然还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所以阴谋论在美国异常发达。
“9·11”事件过去十年了,美国人是要得到真相的,他们成立了各种各样的调查机构,美国政府也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最后发表了一个报告,但是这个报告说服不了美国人,尤其那些事件中遇难者的家属。美国这个社会,有些事情可能永远没有答案。最典型的就是肯尼迪遇刺事件,到现在
都是众说纷纭,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了。我想“9·11”在未来多少年里,可能也像肯尼迪事件一样,有些谜团永远也解不开。
3拉丹已死谜却未散
山东商报:提到“9·11”,就绕不开本·拉丹。我们中国人说“盖棺论定”,现在拉丹已死,该怎么评价这个人?
庞中英:我今天上午见了一个美国学者,他在搞地区安全研究,他谈到了“透明度”的问题,就是军事上的透明度。我们不妨借用“透明度”这个概念,来谈论一下和拉丹有关的事件。
从“9·11”发生到现在,我们都是通过美国媒体,美国政府那里,知道有拉丹这个人,有“基地”这个组织,这个非国家、非政权的行为体。我们从其他的途径,其他国家的媒体,也能得到某种程度的证实,比如从巴基斯坦政府或者媒体,或者阿拉伯世界的媒体,比如半岛电视台。但是除此之外,从拉丹本人,或者他的“基地”组织本身,我们能够得到的有关的情况很少。事情发生十年了,拉丹也已经被宣布死亡了,但对于全世界的人尤其是美国人来说,拉丹到底是谁?“基地”组织到底是什么?是如何运作的?这仍然是一个谜。这是其一。
其二,去年,出了一件很轰动的事情,就是“维基解密”。维基解密事件,其实就是跟“基地”组织,跟拉丹有关的一些人被曝光了。全世界的人,才通过外交官写的一些外交电报,知道一些比如美国国务院,或者有关国家的外交机构,怎么对付拉丹,怎么对付恐怖主义。除此之外,我们知道的很少,透明度很差。透明度很差的话,不免让人生出很多的疑问。
4反恐是美全球战略的幌子
山东商报:恐怖主义的根源是什么?文明的冲突?宗教的冲突?
庞中英:这完全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恐怖主义有很多种,种类不同,原因也不一样。
“文明的冲突”这个理念,诞生在冷战结束以后,是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后来这种理论被付诸实践,就是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因为当时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战胜了苏联,成为最强者。接下来,他要寻找下一个对手。下一个对手是谁呢?亨廷顿说,是文明,不是国家。他首先想到的是伊斯兰文明,这是西方人的惯性思维。因为历史上,在欧美居于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曾经多
次派出十字军东征,是有宿怨的。再能想到的就是我们东方的儒家文明。
冷战一结束,美国就宣布自己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不容任何人质疑,不容任何人挑战。这样的情况下,使得美国的政治更趋保守,所以新保守主义就彻底登上了历史舞台。克林顿任美国总统八年,把美国的经济搞得非常的好,美国的政治、外交却走向了保守。这时候小布什上台了,文明的冲突就产生了。他给冲突找到了一个理由,叫反恐。十年之后,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所谓恐怖主义,实际上就是为美国当时制定的世界帝国战略找一个理由。
山东商报:或者说给自己树一个假想敌?
庞中英:美国的目的,就是在苏联解体以后,让美国成为能够统治全球的唯一的国家。美国要真正的成为世界的主宰,但它发现,中东这些国家,至少能够控制石油,对它构成了威胁。恐怖主义恰恰给美国提供一个口实。
今天我们回过头去想,过去十年,美国都做了些什么?现在很多人都看到了,恐怖主义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如果仅打击恐怖主义的话,它用不着发动美国的国防机器,在全世界陈兵百万,做这样大规模的行动。
5反恐战争是大炮打蚊子
山东商报:“9·11”之后美国反恐反了这么多年,您觉得世界变安全了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说明了什么?
庞中英:应该说,世界之所以不安全,主要不是因为恐怖主义。以反恐怖主义的名义,反而使得世界更加的不安全。恐怖主义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绝对不是用美国现在的手段。比如说,解决恐怖主义,大概需要国际合作,但美国的打击恐怖主义,则采取了单边主义,自己行动或者拉几个盟国,但这种做法缺少国际合法性。另外,打击恐怖主义,更多的是需要非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打击恐怖主义,效果非常差,就像大炮打蚊子,纯粹是劳民伤财。如果真的打击恐怖主义,应该动用国际刑警,动用情报机关,或者国际间情报合作,采取非军事行动。所以美国的反恐,实际上是以反恐的名义,做了冷战之后全球战略的布局。它还是要防范冷战之后,可能新兴的、可与美国相抗衡的大国。它通过这样一番布局,使美国的军事战线拉得更长,彻底成为主宰世界的帝国。
美国自己的学者,比如像乔姆斯基,早已指出了美国这样帝国的企图。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
6美国在金融上早已破产了
山东商报:作为旁观者,我们应该从事件本身或者事件之后美国的应对中,得到什么教益,又能吸取什么教训?
庞中英:“9·11”其实代表了一种危机,这个危机指的就是美国和世界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我们看到,接下来,美国的危机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到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到现在都没有结束——就宣告,在商业上、金融上,美国已经破产了。美国现在只有两件工具还好用,一个是美军,所以尽管美国的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但军费开支却不能减少,至少减少的不能太厉害。第二个工具是美元,就是印钞票。打个比方,我借了你十块钱,但我现在没钱还你,怎么办?我给你印一点。实际上没有用,已经贬值了。
20年前,苏联解体了,20年后的今天,美国所面临的情况,甚至比当年苏联的情况还要严重。
“9·11”这十年,可以总结的教训实在太多了,美国人自己也在反思这十年。十年前,美国的地位,是没有人怀疑的。现在你看,不说其他国家的人,就说美国人,包括他们中间的精英,变得非常的不自信。它现在的失业率接近10%,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改善。
7美国透支严重难以复原
山东商报:可以这样说,“9·11”是美国由盛变衰的转折点?
庞中英:非常大的转折点。十年前你如果说美国衰落了,它会说你很愚蠢,美国有强大的复原能力、自我更新能力,有这么多优势,你能说美国衰落了?但是现在证明了,美国的问题相当严重。十年来,该反思的东西很多,我建议,要超越一些传统的意识形态的东西,要从更长的历史时段中,更加客观深入的看美国它的政治体制,它的社会结构,它的哲学。
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来给美国“诊断”一下。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平衡的根源是什么?不透支,不贪吃,不纵欲。你看美国,借中国人的钱,光官方借的,就有15000亿美元。不仅中国,美国从全世界都借钱,日本,俄罗斯,沙特,借了一堆,然后去消费,这就是透支,寅吃卯粮。还有就是前面说的战线过长,美国在全世界有1000个军事基地,耗费相当巨大。根据中医学说,透支太多的话,就会元气大伤,即便美国有很强的复原能力,伤的太厉害的话,也是补不回来的。
所以美国有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说,未来五年,美国的经济没有希望。有的人甚至更悲观,说美国可能像日本一样,步入失去的十年。还有人认为,美国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动一次世界大战。
“9·11”十年了,大家都在总结经验教训,都在看美国。到底该怎么看,到底能从中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当年的苏联是被自己打败的,美国也是。(本文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
- 自诩“世界领袖”,得有“世界眼光”2011-09-11
- 乔良少将:每次纪念只有谴责没有反省2011-09-11
- 美国经济,站在倾斜的顶峰2011-09-11
- 一位旅美中国摄影师眼中的“9·11”十年2011-09-11
- “突然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2011-09-11